棉纺企业有多重隐忧
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很可能给刚缓过一口气来的棉纺织企业再次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徐文英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今年1至5月,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产值和利润增幅已经基本达到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不过他表示:“上半年棉纱产销两旺的市场形势是非正常情况下出现的。一是国内外经济回暖时市场需求增大,二是面临棉花、纱布的涨价趋势使采购商出于买涨保值心理加大采购囤积补库,布厂、针织厂至少囤积两个月的棉纱。这不是纺织工业的刚性需求。”
徐文英表示,目前棉纺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首先一点就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他说,今年上半年,资金多的企业在囤积棉花,布厂、针织厂在囤积棉纱,许多纺纱厂已经收到了往年两倍的订单量。纱价涨了上去,纱厂收益固然是提高了,但是下游布厂和印染厂及服装厂经营面临困难。因为市场上对服装的需求并没有快速增大,3月份服装出口单价还出现下降。另外,虽然10月份左右的新棉上市可能导致棉价有所回落,但是纱价的下跌又会导致囤积高价棉花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困境。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是另一大困难。徐文英说,棉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低干得又辛苦,于是招工出现困难。但是涨薪就会面临成本压力。这个行业相当微利,全部企业利润率一直在3%左右徘徊,而且棉纺行业的一大特点是1/3的企业完成全行业利润的95%左右,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持平状态,给工人涨工资困难不小。
未来棉纺织产品的出口也存在不确定因素。第一创业研究所分析师巨国贤称,纺织服装下半年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主要出口市场美国的就业数据比较糟糕,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市场更是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市场需求较难有增长。此外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都在挤压出口企业毛利,加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压力,行业出口难有表现。
减压
专家呼吁调整滑准税
对于未来棉纺企业可能面临的困境,徐文英呼吁有关部门调整棉花进口滑准税,并将棉花采购中的进项增值税与销向增值税的税负统一起来,解决棉花增值税的“高征低扣”问题。
徐文英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05年5月起,国家对新增配额的进口棉花实施滑准税,目前税率为5%至40%,其目的是在国际棉花价格低于国内棉价时,通过征税使进口棉价和国内价格持平,促进国内棉花的销售,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其实从2007年10月起,很多月份国际棉花价格都高于国内,甚至有时高出20%。这种情况下纺织厂依然交纳最低5%的滑准关税,这就让中国棉纺织工业处在非常不利的国际竞争环境中。
“我们认为,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出台滑准税政策初衷是正确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这项政策的实施,中国棉纺织企业使用的国产棉花比国际市场高出1000元/吨至1500元/吨,使中国棉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保护农业不应当以牺牲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代价,棉花纺织企业垮了,影响的仍然是农业。因为棉花进口配额是根据国内棉花的缺口发放的,新增配额的发放时间一般在4至5月份左右,待签了进口合同、棉花运到口岸时间到了6至7月份,此时棉农的棉花已卖出九成以上,市场的棉花大多在棉花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手中,此时对进口的棉花征收滑准税只会保护棉花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利益,既让纺织企业增加了成本 , 又没有让农民得到实在的好处。”徐文英建议取消滑准税,代之以给农民种棉补贴。
徐文英还建议,应让棉纺织企业的进项和销项增值税率保持一致 。 他说 ,1994年税制改革规定,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棉纺产品的销项增值税率为17%。因此在棉纺织企业销售过程中,抵扣的棉花进项税率只能为13%,棉纺织企业承担了约4个百分点的不合理税负 , 这有失公允,建议将其统一。(方烨 王昆)
- ·全球创意人才在柯桥无界融合 “轻纺城 06-29
- ·环保“回头看”,江浙纺织企业成“重灾 06-28
- ·ICE期棉周三收高 报每磅84.87美分 06-28
- ·智能制造是实体经济发展趋势 06-28
- ·泉台寻找更多 智能纺织合作空间 06-28
- ·近3月人民币中间价下调4.47% 机构推4 06-28
- ·法国政府向国会提出新经济改革法案 06-27
- ·大朗打造“一圈四核五中心” 探索商圈 06-27
- ·2018中国国际时尚设计论坛在海宁举行 06-27
- ·不可阻挡! 俄罗斯投资2.5亿美元用于国 06-27
- ·伊朗全面禁止进口10大类1339种商品, 06-27
- ·人民币波动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分析 06-27
- ·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主导柯桥轻纺发展 06-27
- ·看兵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的“蜕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