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金扶持行动。
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落实自主创新税费减免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和推进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对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节能技术推广、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设计创意中心建设、自主品牌建设、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规定,通过专项资金予以资助或奖励。
优化财政资金和金融信贷扶持。增加对纺织服装企业可享受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和“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工业债权基金的放大效应,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网络联保信贷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券。
(五)人才培育行动。
完善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通过推进“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相关活动,进一步选拔、充实和壮大女装设计师队伍。扩大人才选拔范围,加大人才选拔力度,除服装设计人才外,对综合性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行业和技术领军人物等,制订相应的引进和选拔办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国际女装设计师大奖赛为载体,选拔具备条件的优秀设计师赴国外进行专业培训;积极组织优秀服装设计师赴国外进行学习考察;举办杰出女装设计师高级研究班、服装制作技术培训班等,提升纺织服装人才的整体素质。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对接与合作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或职业学校联合设立培训基地,提高高校经营性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平。鼓励企业设立内部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积极落实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落实现行各类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环境。鼓励服装设计师在我市创新创业,以建设时尚设计创意园等创业园区为抓手,为优秀设计师创业提供政策优惠和工作条件保障。探索建立以绩效和市场为主导、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入股等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分配和激励机制,加大要素分配力度,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平台整合行动。
积极打造科技与文化创新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公司、知识产权机构等,形成强大的综合性设计服务力量,发挥其在纺织服装产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加强与境外纺织服装设计学院和时尚中心等的交流合作,提升杭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融合度;注重纺织服装企业与服务型企业在信息共享、知识产权、法律、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专业的、强大的服务平台。
努力提升自主品牌与文化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众多自主品牌聚集的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与区域特色文化的融合;在纺织服装产业建立以行业联盟为主要形式,以“丝绸与女装行业联盟”为龙头的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新闻界共同参与、主动关联的社会复合体,扩大我市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发挥各协会在品牌和文化创新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各协会组织加强各界互动,强化品牌推动意识,形成独具杭州文化特色的品牌集群。
整合开拓生产与加工集群平台。以萧山印染织造、余杭和建德家纺、江干和萧山女装等特色生产基地为核心,优化、整合周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扶持和巩固淳安优质茧丝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突出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国际著名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全面构筑营销网络创新服务平台。强化营销网络的支撑推动作用,鼓励企业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等专业批发市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中国丝绸城、萧山文化路时尚女装街等以及各大型商场等传统销售平台为基础,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营销网络平台的应用,构建“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营销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展纺织服装的销售渠道,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销售网络平台。
五、行动保障
(一)加强思想组织保障。
明确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的地位;通过各类推广和宣传工作,提升杭州纺织服装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明确各部门和单位在实施行动计划中的工作职责并分工、落实到人,加强协调沟通,完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市、区、部门协作和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二)落实政策加强研究。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09-2012)》,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对接,贯彻落实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减负等方面的政策,并根据实际制定出台新政策。启动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为确定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措施提供依据。
(三)引导产业投资方向。
按照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强对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建设的引导,支持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投资项目,限制技术含量不高或一般扩大能力的项目,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淘汰落后技术及装备。重点支持纺织新材料、清洁生产技术、高附加值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应有。加大对重点技术改造(工业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服务,提高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投产达效。
(四)加大减负解困力度。
积极执行我市“减负解困促发展”财政政策,对地方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资助;按规定实施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临时下浮等政策;进一步暂停或减收一批涉企收费项目;提高行政管理与办事效率,加快项目申报等的办理;加快企业出口退税的办理,通过市级应急互助资金,视情为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的重点企业提供临时周转和短期保障,改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状况。
附件:1.杭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首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9年).doc
2.杭州市纺织服装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2009-2011年).doc
- ·全球创意人才在柯桥无界融合 “轻纺城 06-29
- ·环保“回头看”,江浙纺织企业成“重灾 06-28
- ·ICE期棉周三收高 报每磅84.87美分 06-28
- ·智能制造是实体经济发展趋势 06-28
- ·泉台寻找更多 智能纺织合作空间 06-28
- ·近3月人民币中间价下调4.47% 机构推4 06-28
- ·法国政府向国会提出新经济改革法案 06-27
- ·大朗打造“一圈四核五中心” 探索商圈 06-27
- ·2018中国国际时尚设计论坛在海宁举行 06-27
- ·不可阻挡! 俄罗斯投资2.5亿美元用于国 06-27
- ·伊朗全面禁止进口10大类1339种商品, 06-27
- ·人民币波动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分析 06-27
- ·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主导柯桥轻纺发展 06-27
- ·看兵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的“蜕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