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棉花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时刻考验着我国纺织经济。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过《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提出要整合国内外资源,进一步调整结构,向纺织强国迈进。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加2倍以上,年均增长约12.5%(我国“十二五”期间GDP目标是年均增长7%),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纤维制品出口总额达4000亿美元;建成能够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利用十年时间实现纺织强国目标
纲要中指出,将努力在2020年实现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强国四大战略目标,形成我国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内忧外困的局面下,这一目标给人希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多变,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增多。但同时也要看到,未来10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基本事实决定了纺织行业仍然是处于可以大有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群众对于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起点,工业化发展加深纺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都将持续不断地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完全有条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当然,制定这一目标也是有现实依据的。首要原因就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旺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9.8元,比2010年增长14.1%,按可比价增长8.4%,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按可比价增长13.45%。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6977元,比2010年增长17.87%,按可比价增长11.4%,人均衣着支出341.1元,比2010年提高29.5%,按可比价提高17.52%(农村居民在“十一五”期间衣着支出水平平均增速12.38%)。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上年10.72%上升到11.05%,农村居民从上年6.83%上升到7.2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预计,2011~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2.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5%左右。加上人口增长因素,城乡居民衣着支出总额年均增长将达14.77%左右(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14亿人,城镇化比率达60%)。
“不仅买的衣服多了,而且衣服的附加值也高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说。他认为,这些数据既说明了伴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纤维制品使用数量不断增长,又反映了对衣着品质和审美时尚的更高追求。消费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提高,促使纺织行业在加速转型,整合国际资源,增加科技和品牌附加值,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要保持纺织工业质量效益稳定增长,2011~2020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5%。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到2020年纤维制品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
对于未来1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定位,王天凯充满信心地说:“纺织工业作为基础型、消费型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始终处于支柱型定位,并发挥了重要民生作用和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优势作用。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获得新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工业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不会动摇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反而会使纺织工业从中获得更加充足的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造纺织工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也面临国际国内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我国纺织工业首先要面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低速的挑战,同时又要面对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和国际知名品牌垄断优势的挤压,发达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寻求实体经济回归与我国纺织工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一批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其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低端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纺织工业在当代国际市场的‘在位优势’面临严峻挑战。”杜钰洲说。
同时,我国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纺织工业人工成本进入持续高增长期,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大,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传统的低成本制造竞争优势衰减明显,而走向价值链高端的新的竞争优势还远未到位。“中国纺织工业正在面临国际新定位和创造新优势的严峻考验,无论外部环境的新变化,还是内部发展的新约束,都要求中国纺织工业加快由大变强。”杜钰洲说。
然而,要想突破,绝不能走老路,需要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主要体现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制造技术的升级和研发能力的提高等。
“要改变以大量资源投入和低工资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现状。”杜钰洲说,掌握了高新技术,就把握住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的主动权。但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进步的路径基本处于技术追赶型、技术引进型,尽管有不少企业采用了一流的装备技术,但产品的创新价值并不高。
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扩大新产品的设计及研发生产在产业规模中的比重,扩大纺织产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
此外,还要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型制造业向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创造力的创新型制造业转变,特别是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布局终端市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在品牌价值方面,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度要大幅提高,到2020年,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要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要占50%以上,加大自主品牌出口比重。
“不仅要集众家之长,整合供应链,打造品牌集成优势,还要鼓励品牌走出去,运用资本实力,提高跨区域、跨国资源配置能力。”王天凯说,2011~2020年,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力争成倍提高。
同时,要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各项节能减排的指标要进一步降低。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1200万吨左右,提高再利用纤维的附加值。
“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51%,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4%上升到2010年的35%。全行业要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努力在2020年实现由世界纺织大国建成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王天凯说。
链接《纲要》明确建设纺织强国主要发展目标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2020年建成能够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适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需要,纺织工业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十年,首先,充分满足城乡人均衣着支出年均增长14.5%左右的消费总需求,要以新的竞争优势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更大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更好就业的需要和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要充分适应国民经济在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加速提高对产业用纺织品特别是高新技术纺织品的需求,保持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年均增长7.5%的增速。
第三,加快转变产业出口增长方式,扩大纺织工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对国际市场的品牌话语权,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到2020年纤维制品(包括第94章褥垫制品)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
- ·10年建成纺织服装强国:缺什么补什么 05-28
- ·“宝利嘉”欲在绍兴建棉纱超市 05-28
- ·“海通印染”订单排长队 05-28
- ·香港纺织商会缅甸考察团6月3日出发 05-27
- ·ICE期棉上周涨跌互现下周一休市 05-27
- ·巴西政府拟对纺织鞋业等九种行业进口 05-27
- ·中国的“李宁”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 05-26
- ·印度椰壳纤维出口超越2011-12年度目标 05-26
- ·201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服装设计毕 05-26
- ·孟加拉国的成衣服装出口面临不均衡的 05-26
- ·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查:虎门服装业 05-26
- ·欧元区危机导致印度的毛织品服装出口 05-26
- ·营改增引发减税争论 高层动议增值税率 05-26
- ·天津英森制衣一款品仕童装抽检不合格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