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有机 环保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服企生存样本: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好?
时间:2012-07-04 11:05:19  来源:今日早报  共有条评论


  如何活下去?这是面临高库存、高人工成本的服装企业们,急于破解的题。

  记者采访了一些企业,他们正在寻找各种方法,希望不仅活下去,而且活得好。这些方法中,有的是不该鼓励的,有的是替“中国制造”扬眉吐气的。

  形式一:代加工工厂替网店生产

  王先生以前主要做服装代加工,帮一些国外的品牌做代工。

  早几年,和他打交道的大部分是精品店店主,上海、杭州等地的不少精品店都在他这里拿货。从2006年开始,有一些网店店主找他拿货。那时候他并不相信一个小小的网店能够做得有多大,只是觉得多一个销售渠道也没什么不好。

  2010年,他发现情况变了,“在我工厂里拿衣服的那个精品店主有20多家精品店,一直以为他是我的大客户。但到了2010年,做网店的那个女孩子拿货量就超过那个精品店客户了,到现在,她的拿货量已经占我全部货量的1/3了。”

  王先生透露,因为他们是给国外的一些品牌做代加工,以往会将一些尾单货供给国内客户,但因为现在网店店主的拿货量很大,而尾单量毕竟有限,就改直接生产了。他们现在的操作办法是给国外的品牌加工完衣服后,将生产线留着,转而给网店店主加工衣服。因为涉及知识产权,所以就在衣服的细节上做些修改,比如加根腰带、加个蝴蝶结,或把扣子换一下。他说,现在不少代加工的工厂都会以这种方式给网店留生产线。

  记者向法律人士做了咨询,这种方式,其实还是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不该倡导的。

  王先生还说,除了代工工厂,也有一些小型服装加工厂会替一些自己打板、设计衣服的网店店主加工衣服。

  形式二:不仅包装自己,还想包装别人

  刘先生在杭州做服装生意已经好多年了,有自己的品牌。之前做得都还不错,但这两年刘先生明显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实也不光是我的感觉,我认识的一些做服装的同行也有这种感觉,现在服装是越来越难做了。”

  刘先生拥有的女装品牌因为款式和质量不错,前几年在县市销售得还不错。他告诉记者,走下坡路是这两年的事情。“网上购物火起来后,县市一级的城市也流行网购了,感觉销售量下滑了很多。因为衣服卖得不好,也损失了部分经销商,他们开始找新的途径进货,开起了网店。”

  今年,刘先生琢磨着怎么转型。“靠着原来的模式肯定是不行了,因为生意不好,工人也不好招,工钱又贵,我们去年就减产了,所以服装的积压量不是很大。但照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去,估计只会越来越难做,只能看看有什么别的路子可以走。”

  刘先生觉得现在去做简单的服装电子商务已经赶不上形势了,他想做传媒类型的电子商务。

  他先打算在公司里成立一个策划部门,专门宣传包装公司的服装。“我研究了网上那些卖得好的网店,有些款式我看看真的是很普通,料子看起来也不怎么样,但就是卖得很好,原因就是包装得好,模特找得很漂亮,照片拍得很好,衣服的文字描述也写得跟天仙一样。我觉得现在做服装,已经不能光光只注重款式、面料了,宣传、策划很重要。”

  刘先生表示,他的这个传媒部门已经在筹备了,部分人员已经到位,现在他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等下次订货会,估计就可以给经销商带去相关信息了,如果做得好,他想帮别的服装企业做包装、策划。

  形式三:开网店,但与实体店差异化

  纳纹服饰在杭派服饰中已做出了些名气,在行业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率。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压力。”负责人周军锋透露,纳纹在杭州的12家门店,销售普遍都没有达到预期增长50%的目标。另一方面,成本压力也确实在攀升。“两年来房租普遍涨了50%以上。闹市区地段的门面,仅仅70平方米的面积,两年前是20万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四十万。而人工工资每年都在涨,这直接压缩了我们的利润。”

  “加上进入高端商场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有新的营销渠道。”周军锋告诉记者,2010年底,纳纹把店铺开到了网络上,并重新定位了目标消费群。

  事实上,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消耗库存的方式,在服装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周军锋并不赞同。“消耗库存的确重要,但这样丝毫没有竞争力,只会把品牌做烂。我们投资了800万元,开设了网上旗舰店,但完全是和线下不同的款式,不同的价格,针对的年龄层要偏低5岁至10岁。”

  这样的销售模式,令其开设才一年多时间网络店铺,达到80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今年6月销售额同比已经翻一番,今年突破1亿是有信心的。”

  周军锋告诉记者,“实体销售+电子商务”两条腿走路,目前来看是行得通的。

  “服装业实体店销售下滑已是事实。50%的服装企业通过开拓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来自救,或者批发库存给电子商务卖家,或者直接开网店。”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的沈女士坦言。

  形式四:以“中国制造”创造海外市场

  在众多的杭产服装企业中,也有些品牌杀出了一条路,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对冲了国内与国外市场的风险。

  “像江南布衣、秋水依人等早早做出品牌的企业,今年依然保持着30%的增长率。”杭州市经委纺织处负责人介绍,早在2003年,江南布衣已在中国拥有400个分店;2005年,江南布衣在莫斯科成立了首个海外店。之后,这家公司继续在海外扩张,并在东京、首尔等地相继开店。2010年,江南布衣在纽约设立了新店。

  “进军东京高岛屋、纽约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巴黎老佛爷等在内的国外一线百货商店……”江南布衣相关负责人倪先生透露,国际市场的扩张将继续成为江南布衣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

  前些年,“杭派女装”中的绝大多数品牌都在国外注册了新牌子,然后再打回国内的市场,而江南布衣的创始人李玲却依然坚持“中国制造”的标识与品牌。她曾对媒体说,“我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当时我们很难进驻国内一线的百货公司,(如果)有了新的品牌名字,确实顺利很多。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很难接受。我怎么去培训我的营业员?告诉他们我们是国外进口的吗?这不是在教他们说谎吗?我认为没必要花精力做这个事情……品牌的名字,怎么说呢,有点像一个人,承载着父母对他的多少期许,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对于品牌也是一样。”李玲曾公开表示,也有人劝过她,不要打上“中国制造”,“但有的时候,中国制造也变成了我们的特点”。

  如今,“made in china”成了江南布衣布局全球时尚的一张具有竞争力的牌,也向人们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创造力。

  ■记者手记

  现在慢一点,也许才有时间想想

  前几日的一则消息称,ZARA一季度的财报显示:销售额增15%,为34.2亿欧元;净利润增长30%,为4.32亿欧元。与此同时,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也以395亿欧元的身家成为欧洲的首富和世界第四大富豪。而国内服装业传出的消息是:全国服装库存3年也卖不完。这样的对比也说明同处一个行业,如果有先进的模式,便能胜人一筹。

  一个品牌的成功模式不是单纯仅靠模仿,而塑造品牌的路程更需要稳健的循序渐进。有服装业内人士表示,ZARA模式中的快速物流体系,是支撑其品牌商品快速流转的重要环节,如果哪天你不把ZARA当做服装企业,而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去观察,你会有机会发现该公司的核心是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中国企业只求快速复制其“快时尚”的概念,但是却忽视了其核心的竞争力。

  当我们步入商场,常看到大量的本土品牌用着英文商标,动辄称自己是“意大利”产,有些款式总似曾相识,价格也跟着“产地”翻一番。这或许是塑造品牌和追求快速扩张的一种快捷方便的手段,但并非是打动消费者的不二法门。

  一直处于高增长的本土服装行业,是不是该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创新点在哪里?

  也许像如今这样的放慢脚步并不可怕,就怕跑得太快,消耗太大,最后摔得也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