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徘徊在同质化竞争领域的低端服装企业有50%将被市场淘汰。在第22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会长田平认为,摆在大连服装企业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不转型升级,要不大浪淘沙。
在他看来,加速自主品牌的锻造升级,已经成为大连服装产业必须跨越的门槛。
近几年来,中国服装产业接连面对外需不振、内需增速放缓、原料和劳动力等成本持续上升、总体产能过剩、企业获利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而这所有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服装产业发展模式的滞后,没有自主品牌的超大加工作坊,这类服装企业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正是经历过这样的阵痛,大连部分服装企业已经从单纯的贴牌加工开始尝试打造自已的特色产品,参展此次服博会的18家企业,就是大连自主品牌的“先行者”,而以大杨、桑扶兰、闲云为代表的品牌产品更是在多年的实践中打入国际国内高端市场。“未来5年,是大连服装企业创品牌、强市场的关键期,满足于贴牌加工稳定收入的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浪淘沙,”田平告诉我们,目前,大连1200家规模服装企业中有自主品牌的不到两成。而随着转型升级,未来5年,大连服装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没有调整意识的企业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这样的行业危机,不单对贴牌企业,对自主品牌企业同样存在。
作为全球最大单量单裁和国内最大西装出口企业,大杨优搜酷品牌此次推出的“C+定制”模式,就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大胆尝试。副总经理王漫介绍,面对当下“299元一套西装”的低端价格竞争,即便大杨这样的企业,也要有差异化的发展意识才能推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向以内衣著称业内的桑扶兰,则在最近两年开始尝试泳装的发展思路。总经理邹积丽称,公司已为发展泳装先期投入了2000万元,风险很大,但想企业做大必须得“顶风上”。
市经信委主任靳国卫表示,为推动大连本土服装企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大连将以服博会、春秋两季时装周、地工展等为依托,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推进我市服装行业的品牌化发展,重点支持一批企业向电商要增值,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一起做强。
针对大连服装缺少面料生产的瓶颈,靳国卫称,我市正在加紧配套,争取将缺失的产业链全部补齐,让大连服装形成上下游互补的产业集群。
- ·锻造自主品牌 大连服装产业必须跨越的 03-28
- ·服装本质终将回归 03-28
- ·国内外价差5000元/吨 农业部预计棉花 03-28
- ·大多床品水洗多掉色 脱落的染料会危害 03-28
- ·储备棉投放日评:成交476吨 资源质量 03-28
- ·人民币走软余波未平 外贸纺企接单短期 03-27
- ·AE推出潮流狗服 发展时尚不忘慈善事 03-27
- ·圣宝莱等标称品牌床上用品被检出不合 03-27
- ·越南纺企对TPP“从纱开始”规定表担忧 03-27
- ·台湾服贸协议政策的左右之争 03-27
- ·巴西将请求WTO检视美国新农业法案及棉 03-27
- ·中国将加大力度扶持服装成长型品牌 03-27
- ·2014生态时尚趋势论坛在京举行 03-27
- ·中国国际时装周 还是“土豪”企业天下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