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环保 棉纱 越南 印花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棉花种植产业链进入新政调整的关键时期
时间:2014-06-09 10:04:01  来源:猪价格网  共有条评论


  棉花产业正面临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今年4月份,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目标价格政策。这一政策的改变,无疑对棉花产业链上的各方将产生很大影响。

  在棉花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产业将如何发展?尤其是对纺织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中国棉业高峰论坛上,来自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以及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当前棉花新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旧政策的利弊

  收储三年,棉农收益是增加的,棉花产量和市场价格是稳定的,收储政策的总体目标已经实现。收储政策对保护棉农利益,保障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稳定了当初棉花价格所带来的波动问题,但是却造成了国内外棉价的严重倒挂,纺织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被大大削弱。

  从2011年起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充分发挥了稳定棉价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1~2013年度全国籽棉收购平均价为8.44元/公斤,较收储前的2008~2010年度增长近20%。国内棉价(标准级)基本稳定在1.9万元/吨以上,波动幅度不超过10%,而同期国际市场棉价波动幅度超过30%。

  “收储这三年,棉农收益是增加的,棉花产量和市场价格是稳定的,收储政策的总体目标已经实现。收储政策对保护棉农利益,保障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指出。

  尽管稳定了当初棉花价格的波动问题,但是却造成了国内外棉价的严重倒挂,纺织企业的竞争力由此大大削弱。与此同时,棉农也没有在政策中得到实惠,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已成为诟病。

  周声涛在会上也表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也造成价格信号失灵、市场缺乏活力、内外价差扩大、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

  纺织行业正是棉花临时政策直接的“受害者”。近三年来,由于受到棉花临时政策的影响,纺织企业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今年年初中纺联在调研中指出,由于受棉花政策引起的国内外巨大的棉花价差以及棉花质量的影响,企业运行异常艰难。此外,企业普遍反映所购得的国储棉质量差、等级不分,且存在亏重等问题。

  棉价的严重倒挂也使得大量进口棉纱冲击我国市场,中国从棉纱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由于受政策的影响,中国这几年的棉纱进口量差不多每年增加了60万吨。如果我们每年都进口110万吨的棉纱,就意味着可能会有1000万到1200万的棉纺锭会淘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说。

  但是在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看来,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问题不是出在国家全部收购上,而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均衡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我们做一个设想,假如棉花临储价格不是这么高,国内外价格的价差不是这么大,政策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方言说。

  新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消临时收储,就是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在保障棉农基本收益的同时,在健全市场调控制度的前提下,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政策必然将成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宣布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并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对于这一新政策的出台,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策的出台,对于棉花产业链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非常赞成目标价,至少目标价对棉农的直接补贴提了很多年,今年能够得以实施,我觉得从整个意义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认为,新的目标价格政策回归了市场,能够让市场来决定价格。虽然现在目标价具体政策细节没有出台,但是不管怎么样制定,都应该考虑到纺织行业

  “棉花最终是用于纺织,只有纺织用棉企业好了,才能用更多棉花,这样棉农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朱北娜说。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也表示,今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消临时收储,就是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在保障棉农基本收益的同时,在健全市场调控制度的前提下,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对产业链各方均将产生较大影响,应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骆琳强调说,无论是棉农还是企业,均应走出临时收储政策的惯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关注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形势,保证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行。

  盼政策细则尽快出台

  希望政策的具体细节能够尽早出来,给棉农一个定心丸,早点定,棉农的心里就不会打鼓了。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表示,现在正在积极研究下一步需要完善的相关措施,以保证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能够走下去。

  尽管国家发改委宣布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但是政策的具体细节至今仍未出台。对此,业内人士针对新的棉花政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中指出,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时候,国家会把差额部分补贴给棉花植户,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时,将不施行补贴。那么补贴的依据是什么?到底是以产量还是以面积进行补贴?是分一次性补贴还是分两次补贴?在产量上又是如何设定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梁东亚认为,后续政策应该在这些方面明确。

  “我个人觉得按产量补贴,有利于科学种田,集约化经营。在产量的统计上,现在倾向于以公检数为基础。”梁东亚介绍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副局长王建红认为,在棉花新政策实施中,如果棉花市场出现卖棉难,市场价格下跌比较快的时候,国家要鼓励多元化的主体去参与棉花的收购,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的利益。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新疆纺织业的支持力度,并且对非试点地区也应进行适当的补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二部副总经理李文武也对新年度棉花工作提三点建议。他建议,一是棉花价格由市场自主形成,国家仍需加强宏观调控,利用国储棉的吞吐调节功能和价格引导功能,给市场一个稳定明确的信号,避免棉花价格发生大起大落。二是鉴于新疆的特殊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配套的应急机制。三是今年是收购市场放开的第一年,估判收购供需双方可能存在一个博弈询价过程,个别地方收购进度可能减缓,只要不出现大面积、系统性的“卖棉难”,各方特别是地方政府方面应保持一定的政策定力,不干预收购,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具体政策的细节能够尽早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有哪些政策支持,希望能够给棉农一个定心丸,早点定,棉农的心里就不会打鼓了。”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也表示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介绍说,现在正在积极研究下一步需要完善的相关措施,以保证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能够走下去。

  “目标价格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说明中国在市场决定价格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一步走的怎么样,要在整体配套政策框架下走得更扎实才好。”方言指出。

  健全棉花市场调控体系

  “今后将按照中央确定的调控原则,并结合市场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综合运用更多的调控工具、更科学合理的调控手段,逐步健全棉花市场调控体系,提升调控水平。”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张金光指出。

  事实上,在面对棉花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棉花产业链的上下游而言,既要抓住改革机遇,又需认清市场形势,尽快转变经营模式,加快产业转移,以创新迎接挑战。

  “虽然目前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已经取消,但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姚明烨对此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转移到完善储备棉、储备库的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和满足纺织企业和生产企业的需要。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储备棉投放的针对性,重点以均衡原地产棉、进口棉等的比重等就近投放的原则,强化动态管理,按需投放。二是提前公布储备棉投放的原产地,评级和数量,方便纺织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备选方案,通过方向选择既满足纺织企业的生产需要,又节约成本,确实提高储备棉的社会效益。

  针对目前纺织企业反映的乱收费现象,姚明烨也表示有些储备库确实存在这种问题。下一步会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存储单位坚持服从国家的政策规定,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相关的网站公示收费的标准和时间。二是要求各存储单位在它的显眼位置公布本单位,根据国家的标准公布收费是多少。三是中储棉公司树立专门的投诉管理中心,我们对每一个企业的投诉都负责积极答复。

  “如果对于查实确实有乱收费的行为,中储棉将追索这部分的费用退给纺织企业,我们也要将这个存储企业列为黑名单,并取消合作关系。同时,我们也会限制它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参与国家宏观政策的行为。”姚明烨说。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张金光指出,今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基础性原料的地位不会改变,同时纺织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应该也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家要保有一定的棉花自给率来保证纺织产业安全。

  张金光强调,临时收储政策实行三年以来,国家直接定价和敞开收储的方式带来了一些问题,所以国家直接干预市场的手段可能会逐渐淡化甚至退出。未来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把地方政府和各层次的企业主体纳入到国家调控体系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独特作用,更好地为市场调控服务。

  “总而言之,今后将按照中央确定的调控原则,并结合市场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综合运用更多的调控工具、更科学合理的调控手段,逐步健全棉花市场调控体系,提升调控水平。”张金光说。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指出,当前中国棉花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不是单靠一个政策能在短时期内解决的。中国棉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方向转变,走现代农业的路子,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