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蛋白棉探讨
日期:04-11-15 19:51:49 编辑:亚洲纺织联盟网 |
角蛋白棉探讨序言动物角蛋白转基因棉花, 是以转基因技术, 将兔,羊毛的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纤维中, 使其优良特征在棉纤维中表达, 从而改良及提高棉纤维的光泽, 弹性, 强度, 以及长度.第四代角蛋白棉纱试验, 只因当时之样板较少, 所以只能在化验室测试一般染色力度, 爆破力及抗毛球等项目, 但结果令其研究及发展起了极大鼓舞, 因其光泽度及染色力度可与丝光棉纱比美.经多次改良后, 第八代角蛋白棉纤维亦已面世. 在取得纤维后, 可由纺纱, 织布, 到染整, 及其成品表现上作多项测试, 希望从中更能了解其优越. 纺纱试验目的1. 探讨角蛋白棉花之质量.2. 探讨其可纺性.试验内容1. 采用一般收货标准, 检测及评估棉花之质量, 如纤维长度, 色泽, 成熟度, 杂质量, 强度, 伸长率等, 测试方法及结果见表一.2. 因样板数量不多, 只能根据本厂一般细绒棉纺纱工艺流程及规格进行纺纱, 检测及评估其可纺性. 纺纱工艺, 速度, 落棉率, 及纺纱成品后之质量检定方法及结果见表二及三.试验结果1. 根据一般收货标准测试其棉花质量, 纱长,色泽,成熟程度,强力,杂质等, 结果如下:品级的评定 平均长度 31.5mm AFIS 成熟系数 0.98 色泽特征 色略带灰 不成熟纤维含量 5.0% 成熟程度 较好,尚清晰 长度(W) 28.2mm 轧工质量 黄根,细小杂质多 细度 162mtex 评定品级 231A 短绒率(w/n)<12.7mm 5.1/19.1%Spinlab580 成熟百分比 83% 棉结 77Cnt/g 2.5%跨距长度 30.02mm 带纤维籽屑 19 Cnt/g 整齐度 53% 总杂质 292Cnt/gSpinlab154M 断裂比强度 27.08g/tex 尘埃/可见杂质 256/36 Cnt/g 断裂伸长率 7.2% USTER750 色度(Rd/+B) 77.0/8.2(31-2)Spinlab173 马克隆值 4.15ug/in Y111型 短绒率<16mm 9.94%2. 根据一般工艺流程及规格进行纺纱, 前纺工艺如下:工序 速度m/min 干定量梳棉 130 20/5m条并卷 70 70g/m精梳 132 21g/5m并条 290 20g/5m粗纱 24 5.0g/10m 清钢联落棉约占: 4% 精梳落棉约占: 16.5%成纱质量:实际支数 30.41’s/1重量不均率(%) +0.2重量CV(%) 1.1单纱断裂强度(CN/tex) 20.9单纱断裂强度CV(%) 7.7单纱断裂伸长率(%) 4.5条干CV(%) 11.42条干CVb/S值(%) 1.4/0.17细节:-40%/-50%(个/千米) 27.3/0粗节:+35%/+50%(个/千米) 124.8/12棉结:+140%/+200%(个/千米) 161.8/54.8黑板条干(十块) 10:0:0:0目测棉结/棉结条质(粒/克) 3/8十万米纱疵15级/23级(个/十万米) 0/47毛球(H) 5.5试验分析1. 棉花质量依据一般细绒棉花规格标准, 角蛋白棉纤维长度足够, 细度适中, 强力足够, 棉结少, 不成熟纤维含量少, 但杂质稍多, 颜色略带灰, 光泽与普通棉花差不多.2. 纺纱过程根据一般工艺流程及规格进行纺纱, 纺纱过程与一般纺细绒棉无异, 纱质量与之正常细绒棉相似.试验结论从纱质量以致在纺纱过程中可得知其纤维可与一般用于精梳棉花相约, 可纺性较强, 适宜作普通环锭精梳纱配棉用. 织布, 染色及成品表现特性试验目的从供货商数据提供, 因经改良后之角蛋白棉花光泽好, 弹性好, 纤维强度较强, 长度指标提高, 所以将选取Supima及普通精梳棉花, 在织布, 染色上之表现, 及其成品后的爆破力, 抗毛球, 毛羽等表现, 与角蛋白棉互相比较.试验内容1. 测试各种棉胚纱物理表现, 以观察对成品后之爆破力, 毛羽等影响, 结果见表一.2. 以同一台针织机织布, 划一采用本厂常用规格, 织布数据见表二.3. 因对此三种纱类上染情况并不了解, 所以予化验室先分别将三种棉花进行合染及分染试验, 观察其上染情况, 结果见表三. 从结果可知, 在两种染色方法上, 各种棉花上染率差别相约, 所以大板染色采用合染方法, 可统一因在染色时对棉纱质量之影响.4. 整理定型采用普通软油, 定型后将成品布进行测试, 以检定质量, 如各牢度测试及实际大板上染率, 结果见表四, 以及测试多次洗水后之抗毛球表现及布面外观, 结果见表五.注: 因常用Supima纱支数最接近为30’s/1, 所以选取此支数作此测试比较.试验结果1. 采用一般测试胚纱物理表现方法作检测, 各纱表现如下:纱支/纱类 实际纱支 回潮率(%) 捻度 捻向 单纱强力(cn) 伸长率(%) N3值30’s/1角蛋白棉 30.41 6.64 19.64 Z 18.1 4.8 25230’s/1普通精梳棉 30.17 6.69 21.33 Z 14.9 6.0 25630’s/1Supima 29.84 7.16 15.4 Z 18.19 5.2 3532. 采用一般常规条件织布, 织布数据如下:织机牌子 德乐机针/吋数 28G30”纱长 27.5cm/100G胚布重量 125g/m2胚布封度 40”3. 分别将三种棉花进行合染及分染试验, 观察其上染情况.纱支/纱类 合染 分开染 染色力度(K/S值) ΔE 染色力度(K/S值) ΔE30’s/1角蛋白棉 100 -- 100 --30’s/1普通精梳棉 93.77 1.169 90.74 1.13230’s/1Supima 99.53 0.282 98.21 0.204注: 在合染及分开染染色力度, 均以32’s/1角蛋白棉为标准.4. 成品后进行各项测试, 以检定质量.上染力度及一般牢度测试:纱支/纱类 洗水牢度 AATCC 61 2A 腌水牢度 AATCC 107 摩擦牢度AATCC 8 色差 干擦 横擦 ΔE 力度(K/S)30’s/1角蛋白棉 4-5 4-5 4-5 3 -- 10030’s/1普通精梳棉 4-5 4-5 4-5 3 0.075 93.1130’s/1Supima 4-5 4-5 4-5 3 0.929 100.67爆破力, 抗毛球及布面外观测试:纱支/纱类 抗毛球 (ASTM D-3512) 胚布 成品 洗前 洗5次 洗前 洗1次 洗3次 洗5次 洗10次 洗20次30’s/1角蛋白棉 3 1-2 1 1 1 1 1 130’s/1普通精梳棉 2 1-2 1-2 1-2 1-2 1-2 1-2 1-230’s/1Supima 1-2 1 1 1 1 1 1 1纱支/纱类 爆破力/psi (ASTM D-3786) 成品布面外观 胚布 成品 洗前 洗1次 洗3次 洗5次 洗10次 洗20次30’s/1角蛋白棉 101 80 3-4 3-4 3-4 3-4 3-4 330’s/1普通精梳棉 83 72 4 4 4 4 4 3-430’s/1Supima 127 100 3-4 3-4 3-4 3-4 3-4 3注: 1. 洗水方法采用AATCC 135, 50oC.2. 布面外观评核标准, 采用厂内部评审尺度.试验分析1. 色差及光泽三种棉花采用合染及在同一条件下过浆定型的染色力度, 角蛋白棉与Supima相近, 而普通棉染色力度约低7%.胚布及染后光泽度角蛋白棉则与Supima及普遍棉差不多.2. 爆破力虽然Supima之捻度比其余两者较少, 但其胚布及成品之爆破力最好, 角蛋白棉其次, 普通精梳棉最差.3. 牢度成品后之洗水牢度, 腌水牢度, 及摩擦牢度, 三者均一样, 并没有分别.4. 抗毛球及布面外观在胚布中, 角蛋白棉之抗毛球较其它两者佳, 但成品后则与Supima无异, 只有1级, 而普通精梳棉成品后则可达1-2级. 布面洗后外观较好, 与Supima一样, 可达3-4级, 但普通精梳棉则可达4级.试验结论从现时所试验之染色力度, 光泽, 抗毛球, 及爆破力等结果中, 可反应现时第八代角蛋白棉花, 与Supima及普通棉花相比, 并没有明显优势. 但从以往测试第四代角蛋白棉花结果里, 见参考附件, 其表现可与丝光棉相约, 比一般精梳棉更为优越. 需待供货商了解, 及解决如何控制其质量稳定性. 参考附件第四代角蛋白棉纱测试报告取得第四代纱样测试, 因纱样板较少, 所以只能测试及比较角蛋白棉, 与丝光棉及普通精梳棉之染色力度, 爆破力及抗毛球表现等项目. 结果如下:纱类 染色力度(K/S) 抗毛球(ASTM D-3512) 爆破力/psi(ASTM D-3786) 胚布 染色后60’s/2角蛋白棉 100 4 124 96.560’s/2精梳棉 75.00 2-5 131.5 10060’s/2丝光棉 100.26 4-5 147.5 142试验分析及结论1. 染色力度及光泽60’s/2角蛋白棉纱与60’s/2丝光棉纱上染率基本相同, 而比60’s/2普通精梳棉要深约30%左右. 而染色后角蛋白棉之光泽可与丝光棉比美.2. 抗毛球表现角蛋白棉纱与丝光棉纱抗毛球表现基本差不多, 比普通精梳棉较好.3. 爆破力在相同支数条件下, 角蛋白棉纱的胚布及染后爆破力较其余两者低.注: 因角蛋白棉纱样不足, 所有测试结果乃根据化验室试办试验所得, 只可提供作参考. 其结果或可能跟大板测试有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