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豆纤维染色性和混纺交织物的染色同色性探讨
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大豆蛋白质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共混的溶液通过湿法纺丝经缩醛化反应而制得的一种含大豆再生蛋白质纤维。在纤维中含有一定的羟基、氨基、羧基等极性氨基酸,还有小部分未交联的聚乙烯醇分子上的羟基。因此,它能用活性、酸性、中性、阳离子、直接、还原、硫化、分散等染料染色。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色牢度较差,生产上很少使用;还原和硫化染料因染色在强碱条件下进行,导致大豆纤维中蛋白质的损伤而不使用。目前建议使用的主要染料类型是: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活性染料和部分牢度好的直接染料。在活性染料中:中深色可选用价格低的国产KN型、M型、Everzol ED型、Megatix B或BES型,浅色可选用进口染料,如Remazol RR、Levafix CA、Cibacron LS和FN型等。建议不使用毛用活性染料,如Lanasol、Realan、Eversol等染料,因为这些染料在大豆纤维上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很低。
1 弱酸性和中性染料染色性 选用弱酸性染料黄RW和Coomassie藏青C以及中性枣红GRL对大豆纤维、羊毛、羊绒和蚕丝进行染色,结果见图1所示。 ![]() 弱酸性染料黄RW和藏青C1.5%owf,平平加O0.4g/L,冰HAc0.8ml/L,90℃×80min; 中性枣红GRL1.5%owf,平平加O0.4g/L,NaCl 4g/L,90℃×80min。 由图1看出,弱酸性染料在蛋白质纤维上染色深度由深到浅的顺序为:羊绒>羊毛>蚕丝>大豆纤维。大豆纤维上的上染率最低,这与纤维中极性氨基酸含量有关。三种蛋白质纤维极性氨基酸含量比较(%)如下: 2 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毛用型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得上染性能不好,上染率和固着率很低,如:Lanasol、Realan、Eversol等。适用于大豆纤维染色得活性染料主要有棉用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如:国产M型活性染料、Megafix B或BES、Everzol ED、Remazol RR、Cibacron FN、LS、HW等。图6就Everzol ED三原色活性染料与其他主流活性染料品种得三原色对大豆纤维染色深度进行了比较,对比产品一类为国外某著名C公司产品,另一类为国内某知名M公司产品(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型双活性基染料),相应染料分别为C黄、C红、C藏青、M黄、M红、M深蓝。 ![]() ![]() 弱酸性染料黄RW和藏青C1.5%owf,平平加O0.4g/L,冰Hac0.8ml/L,90℃×80min; 中性枣红GRL1.5%owf,平平加O0.4g/L,NaCl 4g/L,90℃×80min。 由图1看出,弱酸性染料在蛋白质纤维上染色深度由深到浅的顺序为:羊绒>羊毛>蚕丝>大豆纤维。大豆纤维上的上染率最低,这与纤维中极性氨基酸含量有关。三种蛋白质纤维极性氨基酸含量比较(%)如下: 2 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毛用型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得上染性能不好,上染率和固着率很低,如:Lanasol、Realan、Eversol等。适用于大豆纤维染色得活性染料主要有棉用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如:国产M型活性染料、Megafix B或BES、Everzol ED、Remazol RR、Cibacron FN、LS、HW等。图6就Everzol ED三原色活性染料与其他主流活性染料品种得三原色对大豆纤维染色深度进行了比较,对比产品一类为国外某著名C公司产品,另一类为国内某知名M公司产品(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型双活性基染料),相应染料分别为C黄、C红、C藏青、M黄、M红、M深蓝。 ![]() ![]() ![]() 大豆纤维针织物染深浓色,尤其黑色时,比棉纤维得用量高得多,因此染色成本很高,有些工厂采用国产活性染料KN型或M型也能染得均匀乌黑色。例如:染色配方为蓝KN-G2RC 10%、红M-3BE 0.8%、黄M-3RE 0.3%,元明粉80~100g/L,纯碱20~25g/L。 采用弱酸性染料也能染成乌黑色,例如:采用弱酸性黑MF 8%owf或采用弱酸性藏青C 6%owf,在92℃染色染60min,然后固色固色-皂洗-水洗,也能获得黑色。弱酸性染料得提升型比活性染料高,染料用量少,但皂洗和摩擦牢度较低。各厂根据成品要求、不同染色设备,制成适用于本厂的染色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