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全球纺织 轻纺城专题 纺织工业园 台湾纺织企业名录 曾爷专题 优秀纺织企业展 广东纺织行业大会 纺织与环保
您所在的位置:亚洲纺织联盟首页>>新闻正文
香云纱:风光无限 生死堪忧
日期:06-11-06 13:34:33 编辑:亚洲纺织联盟网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拥有500年历史的香云纱逐渐被人们重新发掘出来,成为国际流行的服装面料。但在广东顺德,世界上惟一一家仍完全保持古老手工工艺加工香云纱的成艺晒莨厂却依然处境艰难。
    
  11月到了,梁珠和他的工人们很快就可以休息了。此前,72岁的梁珠一直保持着固定的作息习惯。他早上6点去工厂,晚上5点回家。“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天天跑来跑去的,又不缺吃少穿的。”老伴在他耳边唠叨着。
  他的这家顺德成艺晒莨厂位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一个偏僻的角落,大约有30亩地。他们在这里生产的是一种古老的面料———香云纱(俗称莨绸)。
  香云纱是一种已有500年历史的夏季服装面料,曾盛行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它是中国历史上“身价”最高的丝绸,曾被旧时富人视为首选衣料。现在,它仍然是世界纺织品中惟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用于染色的是一种名叫薯莨的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
  由于日照的关系,这种布料只能在每年的3月初到11月底生产。其中7月至8月上旬气温过高,会使纱缎变硬,因而不宜晒莨。11月后,受季候风的影响,也不宜继续生产。
  梁珠是目前中国少数掌握香云纱制作工艺的人之一。1979年开始他就是这个厂的负责人,1996年,这家集体性质的公司临近倒闭,梁珠和两个同伴花了20万元把这个连厂房都没有的工厂买了下来。他成为这家工厂的经理。
  作为历史悠久的稀罕物,香云纱在1990年代后期逐渐被外界重新发现,很多记者蜂拥而来。“有家香港媒体的记者爬上我的房顶拍摄,那个机器很笨重,房子差点被机器压坏。”梁珠回忆说。
  此后,香云纱越来越出名,用其制成的服装在国际市场也出尽了风头。但奇怪的是,梁珠却越来越悲观。他和另外两个同伴每年总共只能赚到20万元;他拿不到更多的土地去扩大产能,自己培养的师傅却不断被竞争对手挖走。
  他甚至不愿再见媒体的记者,他知道他们帮不上忙。他说自己仍在拼命的目的就是“想把真正的香云纱加工工艺保存下来”。
  但即便他的儿子也不愿学这个工艺,他自己做起了汽车生意,认为“学这个别人会看不起的”。
  
  薪火相传,几度危机
  凌晨四时,天还没有亮,老李和他的工友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把一匹匹染上茨莨汁的蚕茧丝织布摊开,铺在黑泥渠道边,把挖来的黑泥均匀抹上布料,这在工艺上叫做“过河泥”。南国深秋的凌晨已有几分凉意,但他很快就汗流浃背。老李是梁珠的徒弟,从1979年就跟着梁珠干,一干就是28年。虽然厂子几经波折,他都没有离开。
  梁珠指着照片上一位已经去世的老师傅告诉记者,培养一个香云纱的师傅至少要7到8年,真正的香云纱只有在熟练的莨纱工手中才能做成。香云纱的制作过程是纯手工的,共需14道工序,经十五六天方能完成。
  在近处的顺德立交桥上,一辆辆装载着工业用品的货车呼啸而过,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生产着一种古老的香云纱面料。
  香云纱其实最初叫作“响云纱”,因为用其制成的衣服,乌黑亮泽,轻快凉爽,穿在身上走路会沙沙作响。后人取其谐音给了它一个温馨、性感、令人在瞬间轻微窒息的名字:香云纱。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明朝永乐年间,香云纱就已作为珍品大规模出口海外,当时每匹售价12两白银。
  在梁珠父辈那一代,也就是1922年-1925年间,广东南海县的西樵和顺德县伦教镇等地的丝织厂多达数千家,晒莨用地500多场,1万多名工人,香云纱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1930年代,香云纱流行全国,更在上海滩、北京城风光一时,成为当地时髦衣料。
  但此时,欧美各主要用丝国为了紧缩外汇支出,逐渐以本国生产的人造丝替代生丝生产绸缎,以莨纱、莨绸等为主要代表的广东丝绸业一落万丈。很多生产香云纱的工厂因此难以生存。
  直至1958年,顺德伦教镇成立了一家联合公司,里面包括糖厂、纺织厂和晒莨厂。以前的一些懂技术的老师傅也被请回了厂子,开始香云纱的加工,延续香云纱的最后一脉香火。
  梁珠成了厂子的一名学徒,在那里,他学会了晒莨技术。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梁珠走进了抗美援朝的队伍,转业后直接进了广州的公安局,成为一名警察。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梁珠被迫辞职回到家乡。那时,联合厂早已倒闭,晒莨技术再次面临失传的危机。
  1979年平反后,梁珠的工作得到恢复。但他没有继续当警察,而是担任了新民晒莨厂的厂长。“以前那些有一手好手艺的老工人被请了回来,晒莨技术就这样保留下来。”
  接下来的10年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也是晒莨厂最辉煌的时刻。他们有100多个工人,而最高的年生产量可以达到40多万米。
  在这期间,从1978年就开始进厂的学徒也开始成熟,掌握了晒莨的技术。当时的广东丝绸公司致力与影视公司合作,在广交会期间多次专场举办以莨纱为面料的各类时装展示会。于是,香云纱制作的各类时装便频频亮相,显得风姿绰约。
  但从1989年开始,品种繁多、价格低廉的新型纺织纤维和纺织产品在市场上大批涌现,色泽单一的香云纱失去了竞争力。加工量越来越少,最少的时候一年只加工1万米,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100多名工人最后只剩下4个人。香云纱的工艺再次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在1996年梁珠和两个同伴买下这家工厂之后,厂子突然有了转机。一个日本老板请他们代为加工4万米的丝绸。同年,深圳的梁子制衣厂看中了香云纱的面料,并利用香云纱制作服装成功地打入国内外市场,成艺晒莨厂又渐渐恢复了旧日的辉煌。此时,它是全国惟一一家香云纱制造厂。
  
  好日子来了 工厂为何窘迫
  今年40岁的黄志华可能是最早发现香云纱价值的浙江商人。1996年,他和妻子、也是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梁子在一个废旧的仓库里,偶然发现了当时被积压的香云纱,顿时如获至宝。
  1995年,他正式成立梁子时装实业公司,随后和梁珠的香云纱加工厂合作了10年之久。依靠着自身的设计能力和香云沙的发现,梁子公司从此不断壮大,在全国已有300家连锁店,其中包括中国台湾省的2家。
  据梁子时装的业务经理吴瑛莹介绍,一般用香云纱制成的服装都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最贵的男装达到近3000元。这仍然只是挂在深圳天虹商场里的服装价格,在国际上价格则更高。
  但梁珠仍然在为钱发愁。正宗香云纱一米的加工费是11元,而去掉土地租金和人员开支后,每米自己也就赚一块钱。按照年产量20万米算,也就是20万元左右。“你看我是老板,其实和一般打工没什么区别,20万元要3个人来分,一个月就几千块,和养鱼差不多。”他说。
  梁珠的境况与其长期以来一直不变的思维不无关联。黄志华抱怨说:“我们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差距,他们自己拿着宝贝却不知是宝贝。”
  他举例说,梁珠他们和十年前没有一点变化,连同他们办公室桌子上的一些东西可以说都是10年前的,他们太不愿做一丝一毫的改变了。
  迄今为止,梁珠甚至没有在自己的工厂建立一套财务制度,他习惯于带上眼镜、对着计算器亲自算账。
  此外,梁珠也没有继续创新的想法,包括解决香云纱在市场上存在的颜色单一问题。两年前,三枪集团就曾推出用香云纱制成的服装,但因为颜色单一而无奈退出市场。
  10年来,黄志华一直试探性地和梁珠谈合作深度开发香云纱的事宜,包括对颜色进行破坏性的试验等,但他觉得梁珠他们似乎对新技术不感兴趣,“很多时候都是话不投机,就算了”。
  他只好找到印染厂,对加工好的香云纱进行破坏性试验,结果成功了,这使黄志华在市场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梁珠其实也不甘心总是做一个利润微薄的布料供应商,他想过一个庞大的计划,就是给自己的工厂增加织布、设计、成衣部门,实现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他总觉得自己精力不够,这个计划仍然离自己太遥远。
  他现在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是不让那些讨厌的竞争对手再挖自己墙角,二是找地扩大产能。
  从2001年开始,本地另外两家晒莨厂先后出现。他们从梁珠的工厂里以高达两倍的工资挖走了10个师傅。“明年说不定就会又冒出来几个加工厂。”梁珠担心地说。
  香云纱的加工厂越多,似乎更有利于工艺的传承。但梁珠说,其他工厂的加工量很大,有的工厂几乎是两三天就可以加工完(正常工序需要十五六天时间),还有的工厂加工的不是真丝绸,而是化纤面料。“这不是假冒伪劣吗?这会把整个香云纱的品牌给砸了!”
  但到2004年的时候,看到其他工厂批量加工香云纱,梁珠终于承受不住竞争压力,也在番禺建了一家分厂,为杭州客户加工起自己所说的伪劣香云纱了。他设在顺德伦教镇的一厂、二厂则继续给黄志华加工正宗的香云纱。
  这个举动让黄志华很恼火,他认为梁珠不该给其他客户加工化纤布料和等级低的丝绸面料,做伪劣香云纱,这样会把香云纱的名声搞坏。
  但梁珠不这样认为,市场上这块需求很大,“这个生意我不做,别人就做。我们是被逼无奈!”
  不过,最近他的工厂厂长黄田胜从杭州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在杭州积压了500万米香云纱销不出去。虽然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他们加工的,但梁珠开始犹豫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加工这种伪劣香云纱。
  
  如何走下去
  梁珠现在最迫切的事还是找地。为此,他经常开车到处转悠。在办公室的时候,他会经常给有地的人打电话,问问别人考虑好了没有。有时候电话无人应答,他才突然醒悟,今天是周末,没人上班。
  要找到合适的地并不容易。因为要制造香云纱,只有在顺德、南海、番禺这三个地方才能加工,其他地方的河泥不能满足要求。另外,晒莨厂需要足够的日照,有宽阔的草坪,要水通,路通,还要有没污染的淤泥。
  “农业用地是不能动的,而工业用地,因为占用的土地多,可产值较低,别人根本不愿意租用给我们。”梁珠说。
  远发晒莨厂经理陈洪发也同样为此发愁,“我都找了一年多的土地了,就是找不到。”他原是做布匹生意的,看中香云纱后,他于2001年办起了远发晒莨厂,目前他已经拥有两个分厂,40亩晒莨面积,60多名工人。
  他正计划着明年在南海的西樵成立第三个分厂。据他透露,今年的加工计划已经完不成,有些客户的布匹要等到明年才能加工了。他们每年给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直接加工的香云纱就有近40万米,是梁珠他们厂产量的两倍。他判断,市场的潜力还会很大。
  还有很多人也意识到了香云纱的价值———深圳香云莎公司就在去年抢先申请并且获得被誉为国际贸易中产品“经济护照”的香云纱“原产地地理标志”,这也是中国纺织行业中惟一一家获“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产品。此后,这家公司又抢注了“香云莎”商标。
  在深圳香云莎公司网站的宣传上,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似可证明“香云莎”与“香云纱”之间的关系:“(本公司)香云莎品牌不仅传承了香云纱独特制作工艺,更赋予香云纱东方文化内涵……”
  深圳香云莎公司其实是梁珠的一个长期客户,双方已合作多年。香云莎公司在深圳并不生产香云纱,而是全部委托顺德工厂加工,双方并没有其他投资合作关系。
  梁珠对该公司的抢注行为表示不可接受,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双方的合作仍在继续。他以前没有意识到该做这些事,只是申请了香云纱外观专利。
  顺德区检验检疫局一位政协委员却在为此着急,她两次给相关部门提案,建议政府尽快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香云纱这一优秀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
  黄志华也表现出保护香云纱工艺的急迫之情,他早就想与梁珠合作扩大产能,但同样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梁珠却没抱太多指望。临近年末的歇工时间,他还是日复一日去他的晒莨厂,看着他的莨纱工一遍一遍晒莨、封莨水,重复着那些刻在他心里的加工程序。


联系电话: 0769-23135639
亚洲纺织联盟网 www.tex-asia.Com 版权所有2006-2009    
鄂ICP备
06019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