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捻度(TWIST)的认识
一 定义 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1).捻回之定义: 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2).捻度之定义: 纱条在退捻前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通常为每英吋之捻回数目 ( T.P.I )或每公尺之捻回数目( T.P.M )表示。 (3).捻系数定义: 是纱线加捻程度的量度,按每单位长度的捻回。 T. M: 数乘以纱线密度的平方根计算。 T.M = T.P.I / 纱支的平方根 T.P.I = T.M x 纱支的平方根 (4). 捻向定义: 当纱条处于铅直位置时,组成纱条的单元绕纱条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 (5). S捻定义: 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6). Z捻定义: 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二 捻度测试 捻度通常不是均匀地分配在整根纱上,作测试捻度时要离开一码取样,捻度测试仪有很多种,大致设计都相同,首先把纱线被支撑点左边的钳夹住,然后拉至右边的旋转夹,刻度盘的指针为零度,将纱线夹在旋转夹上,样本纱线约10或20英吋,当旋转夹转动时,捻度被解开,当所有捻度消失时,旋转夹沿同一方向继续旋转直到捻度重新加入,指针向零标志。转数表记录总转数,总圈数除二,再除样本长度,计算出每英吋捻度。 三 捻度与强力的关系 将纱线拉伸到断裂时,发现断裂截面上并不是所有纤维都断裂,而是一部份纤维断裂,另一部份纤维滑脱,且断裂的那部份纤维也不是同时断裂,这种断裂性能和单纱强力与纱的捻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强力继续增加,但到一定捻度之后,继续加捻度,强力反而下降,有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间摩擦阻力增加,使在断裂过程中强力的成分增加,不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倾角加大纤维强力在纱条轴向能承受的分力降低,而且捻度过大会增加纱条内外纤维应力分布不匀,加剧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使强力随捻度增大而增大,两者相等时强力最大,这时捻度为临界捻度,与临界捻度相对应的捻系数称为临界系数.捻度增加,捻回角度增大,光向旁边侧面反射,光泽差、手感差,反之手感软,但捻度过小发生毛羽、手感松,光泽不一定好。 捻系数及捻向主决于最后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同用途捻系数不同,捻向视成品及后加工的需要而定,为了减少纱线机上翻改和操作的不便,一般皆为Z捻向。如纤维长度长、细度细、品级高之棉花,捻系数可较少,细号纱比粗号纱捻系数大.伸长率为棉纱在一定拉伸负荷下,棉纱受到拉伸而伸长,其长度称为总伸长,当负荷去除后,被拉伸的棉纱很快回缩,而不能回复到原来长度这个可缩的长度,为弹性伸长,即弹性伸长与总伸长之百分比,纱的弹性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捻度后开始下降,一般采用捻度接近于弹性最大的捻度范围。 常用捻系数,梳织经纱较高,而针织一般较低,约3.5-3.6。因纱线之用途各异,有不同之捻系数纱线产品,按日本纺织计算数据,分为: 普通捻=4.0(捻系数), 松捻=3.4(捻系数), 特别松捻=1.32-2.8(捻系数), 强捻=5.0-5.4(捻系数), 特别强捻=5.0-6.5(捻系数)。 高捻纱一般要经过蒸纱工序才能编织用,有时更需加装解扭器才能编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