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发展简史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据公元前二世纪的《尚书》记载,海南岛上的居民在当时就已经种植棉花。到公元前一世纪,海南岛居民已经可以织广幅布。这是关于棉花生产和利用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代之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没有大量种植棉花。宋末元初,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入内地。元世祖用强制办法要求农民种棉花,并用棉布实物交税,棉花开始得到大规模种植。到明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棉,并取代丝麻成为人民衣着的主要来源。清代棉花的种植更为普遍。 中国在很长时期种植的均是亚洲棉。上一世纪40年代,美国细绒棉已大量在中国种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大规模更换棉种活动,淘汰了亚洲棉。50年代,新疆引进了长绒棉。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间,棉花生产布局发生过几次变化。上一世纪50年代,北方棉区产量较多;60年代和70年代,南方棉区占据优势;80年代,北方棉花生产发展很快,冀鲁豫三省的棉花产量占全国70%;进入90年代以来,新疆棉花发展很快,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总产量约占全国的40%。不少过去大量调出棉花的省份,现在已成为调入省。如陕西,50年代是全国调出棉花数量最多的省份,80年代即成为调入省。80年代,冀鲁豫三省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撑起中国棉花的半边天,现在山东、河北的棉花生产下降幅度很大,都已经成为调入省。南方棉区基本保持了稳定。同时,从1980年以来,我国棉花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