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爷爆料
中美贸易战企业将被迫寻找其他品种代替美棉
2018-09-13  浏览:0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中国政府宣布对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包括棉花这一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引起了棉价的动荡,不少贸易商也转而关注具有性价比的印度棉。

棉价自2016年4月见底以来,整体处于上涨的态势中,而这与大周期背景下的全球去库存密切相关。从历史来看,全球棉花价格与库存呈现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即下降的库存对应的则是一个上升的价格区间。

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672.8万吨,2018/2019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621.4万吨;2017/2018年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629.4万吨,2018/2019年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729.3万吨;2017/2018年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920.4万吨,库存消费比为73.04%,而2018/2019年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则降至1807.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66.23%。

相对于全球而言,国内棉花去库存程度更甚,其中的重点在于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国储棉轮储去库存。自2016年大规模抛储以来,国储棉库存已从1114万吨左右下降到近期的390万吨,库存下降65%,即接近三分之二的国储棉得到了有效的消化。后期随着抛储的持续,国储棉库存将进一步下降。

根据目前的预计,到了今年抛储结束后,国储棉数量将降至250万~300万吨左右,接近国内3个月的棉花消费量,达到了安全库存的边界。预计进入2019年之后,国储棉将不再进行净投放,而将以轮入为主。相应的,为了满足产需缺口,我国将从全球增加棉花进口量。

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增加80万吨滑准税配额政策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所实施的。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未来我国通过进口300万吨棉花补充国内缺口将有望成为常态。而本认为未来会填补我国用棉缺口的美棉,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充满了不确定性。

6月16日,国务院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农产品等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执行,包含未梳的棉花和棉短绒。据统计,中国2017年进口棉花115万吨,其中50.53万吨来自于美国,占比达44%。此消息一出,棉花市场价格随即发生了动荡。随着贸易战加剧,棉花价格体系也将出现变化。

最明显的是关税对进口棉的直接影响,在提高关税后,配额内进口美棉的税率将从1%升至26%,对应的进口成本将直接提高3500元/吨以上。因此,关税对棉花进口成本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情况下,进口美棉显然不划算,因此不少纺企与贸易商把目光转移到了印度棉身上。

据印度棉花协会透露,印度已同中国签订了50万包新棉出口订单,这种提前锁定货源的做法非常罕见。印度某棉花出口商也透露道,近期公司接到许多来自中国对下年度印度棉的询价,6月初已经和中国签订了今年11~12月装运的棉花出口订单。还有一些国际棉商、印度出口企业反映,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印度棉出口驶上“快车道”,受中国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的利好,目前中国棉花进口商对国际市场高质量的棉花采购兴趣浓厚,尤其是高品质s-6、mcu5、j34受到部分中国大中型纺企关注和青睐。

印度棉花协会、投资机构、涉棉企业认为,受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影响,中国棉花进口将被迫寻找其他品种代替美棉,印度棉花出口订单将会激增,2018/2019年度印度对中国的棉花出口量可能猛增至500万包,约为85万吨,较2017/2018年度翻五倍。在中国加征美棉进口关税的前提下,印度棉将有机会在中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纺企、贸易商补充棉花资源的不二之选。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激发印度棉短期大卖的原因除了中美贸易战“箭在弦上”外,还有以下三点:其一,6月14日我国政府增发了8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企业对外棉进口的主动权、决定权有所提高;其二,5月中旬~6月中旬,ice棉花期货引领美棉、澳棉、巴西棉、非洲棉等现货价格大涨上涨,印度棉的性价比优势比较突出;数据显示,7月2日,进口棉报价小幅上涨,其中,美国e/mot棉的提货价为15436.87元/吨,澳棉提货价为16651.77元/吨,印度棉的提货价为14769.31元/吨。其三,近期印度卢比大幅贬值,我国企业进口成本下滑;再加上印度棉相对于美棉、澳棉、非州棉等具有运输距离短、运费低、交货快优势,因此对中国出口呈现短暂“井喷”趋势。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