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中国轻纺城集团: 引领“布街”成为国际纺都
2018-09-13  浏览:0

柯桥街上摆摊卖布由来已久,早在1983年,从事布料生意的就有10多户。1984年,已有200多户生意人在柯桥街上、旅店等开设“窗口”,具有水乡交通特色的大批“乌篷船”架起了买卖双方的桥梁。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轻纺城由一条自发形成的“布街”,发展到初具规模的“轻纺市场”,再到如今现代化的“国际纺织之都”。这期间,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升级,起到了引领作用,见证了中国轻纺城的沧桑巨变。

最初,中国轻纺城内各大市场直接由当时的工商部门主管,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993年3月,原绍兴县政府正式创建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底,公司被列入“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成为全国专业市场中唯一列入试点的企业。

1997年,又是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年2月,“轻纺城”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交易代码600790。当天开盘价为15元,总成交量为2101.38万股。随着“轻纺城”股票的流通上市,中国轻纺城集团成为全国首家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专业批发市场第一股”。

在第一任董事长茹关筠看来,上市在募集社会资本的同时,还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不容忽视:“一是扩大社会知名度,二是以市场经济的理念办好企业。”茹关筠说,而且将公司管理层的工资奖金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那是一段满怀激情的岁月,书写了绍兴独有的“四千精神”。为了上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当时主管该工作的总经理谢方员和同事多次往返北京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地。谢方员回忆,正是这段艰辛的日子为后来中国轻纺城20余年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一个市场,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上市股改的同时,中国轻纺城内各大市场建设如火如荼。1994年4月,随着北交易区的开业,中国轻纺城西、东、中、北四大交易区块雏形初现,市场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经营企业与个人达到7000多家。经过几轮大规模改造和不断扩张,如今中国轻纺城已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市场格局,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是当时的18.6倍,营业用房2.8万余间,市场注册经营户超过3万家。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中国轻纺城集团正带领市场经营户积极走出去,与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等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同时,在虎门等服装产业重地大力发展线下o2o展厅,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模式促进上下游合作,助力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