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央视《加油中国》摄制组来仪化拍摄
2018-11-13  浏览:0

6月26日至2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加油中国》专题片摄制组一行4人来仪征化纤现场拍摄第二集《“的确良”中国造》(暂定),从 “的确良”故事切入,讲述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衣着的变化,记录仪征化纤建厂40周年奋斗的足迹。

依据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基本上是靠种植棉花取得原料,再辅以缫丝和毛纺。这种以天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传统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粮棉争地”的矛盾,同时也使我国与世界现代化纤工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的纺织品全部靠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要和粮食争地,有限的土地资源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穿衣问题,不堪重负。

石油可以造“棉花”。上个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这是把发展纺织工业的重点放到发展化纤工业上来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中国化纤工业开始由煤化工、乙炔为主要原料生产维尼纶,转入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涤纶、锦纶、腈纶、维尼纶等合成纤维的新时代。

在化学纤维中,涤纶是一个重要品种,以聚酯为原料经熔断纺丝及后加工所制成的纤维,是我国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的简称,亦称聚酯纤维。涤纶的英文:polyeste,又称特丽纶,美国人又称它为“达克纶”。当它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人们根据广东话把它译为“的确凉”或“的确良”(凉,良粤语同音),大意为“确实凉快”。那时多数人都穿打补丁的衣服,纺织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纤维为主,化纤面料是紧俏的产品,因其挺括耐穿且可以免烫,上世纪70年代,深受老百姓青睐,一件难求,风行一时。

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种语言,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的衣着,实现了从“短缺”到“过剩”、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单调统一”到“色彩缤纷”、从“时尚潮流”到“彰显个性”,衣着的变化折射了时代的变化,记录了仪征化纤40年奋斗的足迹。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