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服装界的“例外”传递率性与自由
2018-11-13  浏览:0

每个人,每天起来,都要问自己一件事情:“今天穿什么?”对于“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创始人毛继鸿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生活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人穿什么衣服,就是他要以什么样的面貌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社会,对待自己的生活;一个阶段流行什么样的衣服,则是人文、艺术、美学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而例外”,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希望每个人都尊重自己的独特性,这也是毛继鸿始终坚持的设计与创造。/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文/图

1996年,毛继鸿与马可创办了中国服装品牌“例外”,试图输出一种独特、不跟风的审美观念,打破固化和守旧的思想,打破东西方的界限。作为中国自主原创品牌,“例外”在服饰、美学、艺术、人文等领域已经进行了二十年的探索,其所思、所想、所为,始终同步当代思潮,以当代东方精神创造生活美学。

回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吊带衫开始风靡,“松糕鞋”是时髦的代名词。那时候中国刚刚成为世界工厂,互联网方兴未艾。大众文化快速崛起,生机勃勃,中国服装行业也迎来了品牌的“婴儿潮”。当时,大多数的中国品牌都是以生产、製造、纺织或者是加工、批发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模仿与摸索中逐渐成熟。

深水埗寻布料尝百种风格

当大家都在做生存型的生意,做产业链端口的东西,“例外”在得风气之先的广州出现了,希望通过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一种独特的穿衣文化,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消费者对服装的诉求渐趋个性化,当设计价值还深藏未露之时,“例外”就让人们感受到设计的真正意义──创造。

在大家复製的时候去尝试表达,这个起步过程并不容易。深水埗,香港最早期的工商业中心,也是毛继鸿早期每天上班“打卡”的地方。他知道那些老闆的桌子底下藏着一个箱子,箱子里放着刚刚从日本进口回来的新材料,也许只提供给某几个的牌子。这个时候毛继鸿就不断地跟老闆套话,让他们把料子拿出来给自己挑选,就这样慢慢熟悉了,老闆们也会逐渐把自己最好的材料拿出来。就这样,毛继鸿和马可两个人,一个从街头、一个从街尾出发,一天基本上把深水埗全跑完了。

这些来自深水埗的布料,大多是30码、50码以内的料子,虽然不能量产,但足够新颖,跟内地布料相比更具有独特性,为“例外”尝试不同风格提供了可能。毛继鸿至今认为这是幸运的事情,因为当时“例外”就只有少数店舖,并不需要很大量的材料,相反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布料,使“例外”得到一个很好的实验过程。

设计环境变优竞争更趋激烈

在中国服装普遍没有品牌意识之时,他做了品牌;在服装设计师的价值还没有被强调时,他又挖掘了设计师所能带来的附加价值。也许,这就是毛继鸿得到的最大优势,让“例外”比对手更早地培育和抢佔了市场。

20年的时光,足以改变内地整个原创设计格局。特别是近年来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原来越多民众和企业对原创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探索,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使整个创意产业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

毛继鸿接受记者採访时说,如今原创设计的生存环境变好了,好在它的多元性上面,好在大的社会氛围,以及融资渠道、市场渠道的开放性;然而,原创设计的生存环境也在变坏,坏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山寨严重,一个好品牌要做到家喻户晓,要比20年前“例外”成立之时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伴随着中国品牌发展最快速的20年,见证了无数原创设计品牌的兴衰,“例外”发展至今在中国服装设计中也佔据了一席之地。不过,“例外”并未家喻户晓,至今仍是小众喜欢的独立品牌。毛继鸿并不在意,他强调“例外”本身定位就是一个小众的东西,其实不容易被完全接受,因此他始终保持对于独特性那种小众的态度和期待。

与毛继鸿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他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讨厌格式化,讨厌大一统,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对独立性有那么多的期待与坚持,希望“例外”做的东西让人“爱你的人爱死你,恨你的人恨死你。”

衣服,对于毛继鸿来说,从来就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对设计者而言,服装本身秉承着很多自身独特的审美,这个审美可能会基于对于材料的认识,对于服装设计事业的认识,“例外”把它看作是传道的媒介,服装是设计者要传播理念的媒介;对穿着者来说,服装则是你要以什么样的面貌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社会,对待你的生活,是你对待外界的一个呈现方式;对毛继鸿来说,服装更是一种“宗教”,带有很强的情感、文化和仪式感。

人文关怀寄託情感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例外”,那“飘忽”大概是最适合不过了,就连毛继鸿自己也承认,目前“例外”一年推出12个系列,不仅12个系列全部不一样,就连前后两个系列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但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舒服”—穿着舒服,看着也舒服。毛继鸿说,“例外”是一个从触觉开始出发的牌子,就是一定要消费者穿起来舒服,为此“例外”的设计团队要从材料开始研究,一针一线,都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中汲取养分。

为了回顾20年的发展歷程,“例外”专门推出了“生而例外.例外与中国走过的二十年”公众展览,分别从设计、人文思潮、生活方式、东方哲思四个方面,讲述了“例外”二十年来真实的思考及行为。记者在展览现场看“例外”的衣服,手绣、蜡染、织锦……众多传统元素意义涌现,这些独特的设计,实际上都是“例外”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成功融合到设计创作中,公益和社会责任,贯穿在其整个生产过程。

原来,苗绣是“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专案中最常规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把当地的文化再造出来、再应用。在苗族的雷山区域里面,“例外”通过这个再造专案帮助少数民族,苗民不需要走出自己的寨子就可以获得工作,仅仅这一个专案,“例外”2015年就给苗寨300多万的单子,大概提供了30-100个工作岗位。

在甘肃玉树,“例外”有一个做了6年的牦牛绒专案,因为在甘肃那一带有很多的藏民,挖完虫草之后就没有其他的生计了,包括年轻人也只能挖虫草维持生计,于是“例外”就跟北京大学清水源的专案一起做,北京大学去收牦牛的毛,把毛洗出来,把牦牛的绒变成纤维,再用这些纤维织成材料纺成纱,织成毛衣等。去年“例外”将近有500万左右的资金是用于牦牛绒,当地青年也因此获得新的生计。

虽然这些公益专案,让“例外”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品牌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其产品的故事性也更丰满了,“我们先要尊重自身独特性和独立的文化性,然后丰满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需要补充的层面,再创造一个更独特,属于你自己全身心表达的,对社会文明有帮助、当代性的品牌、作品、理念。”毛继鸿说,这就是“例外”成立的初衷,也一直为兑现这些愿望而努力前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