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
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实现突破
2018-11-14  浏览:1

7月12日,记者从辽宁省高校纺织重点实验室了解到,该实验室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与工程化设备和散纤维及成衣制品无水染色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近日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项目鉴定会给予的评价是:该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纺织染整行业的水污染和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据该项目负责人、辽宁省高校纺织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来久介绍,传统的纺织品染色主要以水为介质,耗用大量的水资源。为解决纺织染整业造成水污染这一难题,从2001年开始,辽宁省高校纺织重点实验室便在国内率先对天然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进行研究,以回收的工业二氧化碳为载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携带染料上染纺织品。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员揭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机理,发明了萃取染色一步法的独特工艺技术。该项技术的特点是,染色过程不用水,染料和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染色过程无需添加化学助剂,彻底解决了传统纺织染整工艺的水污染难题。

据郑来久介绍,2004年,该项目列入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科技指导项目,并先后得到了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市科技局的重点资助。2005年,该中心与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合作,共同研制了适于天然纤维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实验装置。在小试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又研制了具备中试生产规模的工程化设备,实现染色关键装置的可视化,在散纤维和成衣艺术染色方面具备产业化条件。染色产品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耐水洗色牢度达到5级,符合国际环保纺织标准和gb18401—2003标准。辽宁省高校纺织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获授权4项。

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技术攻克了传统的染色以水为介质、环境污染严重等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纺织染整业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消耗高的共性关键难题,实现了染色过程的清洁化生产。据预测,随着该技术的推广使用,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年节水可达10亿~15亿立方米。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