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
新疆首个机采长绒棉品种试种成功
2020-11-27  浏览:31

11月26日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新疆首个机采长绒棉品种在阿克苏市试种成功。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由于长绒棉底部的果节距离地面较近,机采要漏掉三四个棉铃,不得不使用人工采摘,严重影响新疆机采棉采收率,也制约长绒棉发展。

今年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栽培研究团队在阿克苏市选取一块试验田,栽种150亩选育的新品种。

这个新品种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时8年攻关的结果。2012年,经济作物研究所为克服长绒棉的机采难题,组成棉花栽培研究团队开始攻关。近年来,攻关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内陆优质机采棉花新品种培育”项目,围绕机采长绒棉新品种选育、配套机械采收技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关键环节研发攻关,最终选育出适合机采的长绒棉品种。

在试种过程中,新品种枝叶茂盛、棉铃紧凑,首个果枝均距离地面20厘米以上,符合选育标准。

近日棉花采收。经新疆农业科学院组织的验收专家现场勘验,平均亩收获株数1.27万株,亩成铃数18.674万个,平均单铃重3.3克。经田间实测、现场考种、折算核准后,籽棉平均亩产522.87公斤。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崔建平兴奋地说:“机采长绒棉培育成功,不仅填补我国没有机采长绒棉品种的空白,还将为新疆迎来棉花栽培全程机械化的新时代,以往组织人力大规模采棉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长绒棉是纺高支纱的关键原料,为高端色织、家纺等顶尖产品和出口高附加值纺织品及服装的主要原料。得到喜讯,新疆雅戈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朱斌说:“长绒棉实现机采以后,我们生产出来的高档纯棉面料不再受头发、化纤、麻丝、塑料等杂质的污染,为我国棉纺和服装行业创建国际品牌奠定基础,这是一个新突破。”

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戴路介绍,以前长绒棉首个果节距离地面仅有6厘米左右,第4个果节也没超过20厘米,机采造成30%以上浪费,人工采摘又加大成本,地区长绒棉种植面积由兴盛时期的180万亩萎缩到如今的55万亩,产量也由世界总产的20%下滑到目前的10%左右。

“长绒棉困境突破后,我们棉花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纺织、服装等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为棉农增收创造有利条件。”戴路说。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