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棉花链”上生态发展的红利
2021-12-22  浏览:21
 
棉花从一粒种成长为一株苗,从一朵棉演变成一根线,从一匹布加工成服装、床上用品,要经过多个环节;延伸的榨油、化工、农机、物流等产业,又跨越了多个领域。如果没有政策红利的加持,棉花只能停留在传统产业的窠臼里裹足不前。
 
曾经被称为“土专家”“田秀才”的种棉能手,现在成了流转有上万亩土地的合作社负责人;曾经小时候不愿意拾棉花的年轻人,现在成了凭借农机月收入过万元的致富带头人;曾经弹棉花加工网套的个体户,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棉纺企业。
 
在新疆,和棉花打交道时间较长的人,都能如数家珍列举出一连串政策红利:种棉本身有补贴,再加上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回收残膜补贴、农业保险、价格保险等政策,让棉农种棉有信心、有底气;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多样化土地流转模式、多渠道就业政策,让广大棉农增收有思路、有门路;优质棉花资源、地理区位优势、充足劳动力资源以及在税收、贷款、电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着东部纺织服装企业向新疆迁移。
 
新型农民、产业工人、农场主、植保飞手、种植基地、乡村工厂、纺织产业园……在新疆基层采访,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很多这样的采访对象和采访点,其中很多与棉花产业有关。无论是发生在棉农身上的变化,还是发生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里的奇迹,从中看到的是科技红利的集中释放。棉农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棉田管理,通过无人驾驶来完成播种,通过电脑屏幕来监控纺织生产线。
 
一些棉农感慨,科技红利的释放,解放的不仅是棉农的手脚,有些农民干脆把土地流转出去,变身工厂产业工人。进城就业安家的农民越来越多,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棉花链”上的农民、城镇居民、疆内外企业家的共同感触,那就是在稳定红利和发展红利面前,棉花产业只会越做越强,他们的事业会越来越顺利。每一位身边,都有一群不同民族的朋友,各民族齐心协力来干一件事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就是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的红利;每一位提到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言语间都流露出幸福和自豪之情,这就是生态发展的红利。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