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市场关注点已逐步向新棉种植方向转变
2023-04-06  浏览:95
 
目前市场交易节奏已逐步向新棉种植方向转变。就23/24年度新棉种植意愿来看,受到去年棉价下跌、种植成本上升、以及消费收缩三大因素的冲击,新年度植棉意愿明显偏低,供应或将收紧,而这将为棉价下方提供支撑。
 
受制于欧美银行业危机的蔓延,市场避险情绪逐步上升。终端纺服作为非刚需消费,在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考验的背景下,纺服类消费激增可能性不高,多以维持现状为主,其全球棉花需求难以有效放量,故我们认为需求仍存一定的下调空间。
 
由于2023年度拉尼娜现象预期衰退,厄尔尼诺卷土重来。虽然厄尔尼诺通常给亚洲带来干燥天气,澳大利亚、印尼与印度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它在北美和南美地区则以潮湿而闻名,故美棉主产区今年干旱程度预计有所缓解。相较于去年的高弃耕率,今年USDA农业展望论坛的预期弃耕率处于正常区间。因此我们认为,今年美棉供应端大概率将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减但产量同比增加的局面。
 
从美棉出口情况来看,22/23年度美棉签约出口市场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局面。截至到2月,22/23年度美棉当前市场年度合约总额仍远低于过去5年水平。虽然中国市场对美棉的采购量处于逐步恢复的过程中,但受到欧美银行业危机的宏观层面冲击导致国际贸易商采购步伐放缓,以及来自巴西、澳大利亚棉花出口竞争的双重压力,美棉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短期内难以寻求有效证据表明美棉出口签约量恢复至近五年来水平。
 
美国批发商库存绝对金额自2022年10月开始开启去库进程,库消比由高位回落,这表明美国服装批发库存消化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美国服装批发商销售额下降幅度较大。这也体现出由于通胀的影响对纺服类非刚需消费的冲击十分明显。
 
因美联储加息导致的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叠加考虑到美国通胀已基本见顶,可能会促使美联储提前结束加息进程;同时,去库效果以及消费恢复更多地或在远月合约得到体现,而这或对远月合约产生利多影响。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植棉意向种植面积明显减少。主要受到2022年度较低的籽棉收购价格、植棉成本明显增加、以及部分地区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三重影响因素的冲击。同时,由于今年植棉补贴政策仍未公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棉农植棉的积极性。
 
植棉意愿的同比减少,新年度产量预期下调。由于轧花厂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抢收问题或难避免,而这也从下方支撑新年度棉价。
 
因棉花05合约临近交割,在交割月基差回归的逻辑下,主力合约基差持续收窄。期货端价格短期内受到种植意愿减少以及内需恢复预期的利多因素抬升,向上驱动力大于现货端,现货端价格挺价现象明显。叠加交割基差回归因素的考虑,故我们认为棉花05合约基差或将维持收窄迹象。
 
内外棉指数价差倒挂现象维持好转,二者目前基本持平。本年度市场普遍预期内需明显将好于外需;除此之外,国家“棉改粮”政策以及积极开拓新的出口通道也将减缓欧美疆棉禁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外棉价格受宏观因素冲击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内外棉价差倒挂结构或将反转。
 
轧花厂加工基本结束,棉花商业库存进入去库节奏。2月我国棉花商业库存小幅上涨,主因我国22/23年度棉花产量有所增加,且加工入库进度较往年推迟,整体入大于出导致库存增加。从库存变动关系来看,我国棉花近期表观消费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中05以及09盘面合约的持仓量达到近年来的高点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节后市场多投机需求。
 
3月整体盘面纺纱利润处于上升趋势,在利润扩大的驱动下纱线库存降幅明显。由于终端消费发力羸弱,坯布库存降幅并不显著,节后开机率整体仍处于低位。但“清明”、五一”小黄金周将要来临,居民出游频率明显增加,或能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年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累计13003亿元,同比减少6.5%。2022年全年,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323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纺织品出口148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服装出口1754.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外贸订单的接单情况依然维持疲软,考虑到欧美市场通胀以及银行业危机,我国出口市场或呈现萎靡之势,内销市场是发展主力军。
 
虽然22/23年度棉花供应充足,但目前市场交易节奏已经向新棉种植意愿降低,新年度产量趋减;从远期来看抢收又有抬头迹象。美联储加息力度也随着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而逐步减弱,远月合约价格上方压力进一步减轻。目前来看,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整体可控,受宏观压制而造成低估值的棉价也将重回产业逻辑。现阶段供给端炒作为主,内需同时也在缓慢恢复中,棉价底部支撑性较强,或在14000-15300之间运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