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爷爆料
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可持续发展:棉花的未来”
2023-07-17  浏览:83
 
日前,由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以“可持续发展:棉花的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棉商、纺织企业等代表围绕当前宏观环境、国内外棉花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期货服务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棉纺织行业实现良好开局,带动棉花和棉纱价格逐步回升,为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22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4488.35万亩,同比增长3.3%,总产量662.2万吨,同比增长14.7%。中国棉花协会预测,2022/23年度,全国棉花消费量为76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4%。
 
棉纺织行业韧性较强
 
“棉花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具有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顺利在会上指出,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贸易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棉花产业直接关系到棉农利益和纺织业发展,也影响着对外贸易和稳定就业。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高芳表示,近年来,面对困难挑战,中国棉业及纺织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生产、消费、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个别指标出现增长亮点。
 
具体来看,2021年,在疫情导致物流受阻、美元流动性宽松等形势下,依托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我国全年实现纺织品服装出口3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8%;2022年,在面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大宗商品震荡、美元加息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全年实现纺织品服装出口3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消费预期转好,国内棉纺织市场快速回暖,全产业链运行好于预期,棉花需求有所增加,棉价震荡上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认为,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居民消费倾向逐步上升,我国棉纺织市场有望持续恢复。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介绍,在整体外贸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大背景下,今年1-5月我国外贸总体出口额基本持平,仅增长0.3%。其中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182亿美元,同比下降5.3%,弱于整个外贸的出口,但近两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的同比降幅逐步收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正在艰难复苏。
 
“新形势需要我们对未来做出新思考。”高芳认为,中国棉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为主,以及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之上的,保障棉农收入,促进质量提升,打通生产消费,推进区域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货为棉企保驾护航
 
保障初级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稳定初级产品价格,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对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表示,在服务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方面,期货市场大有可为,棉花从业者要善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近年来,棉花产业发展与期货市场发展密不可分。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驰表示,自2004年棉花期货上市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与棉花相关的期货衍生品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不仅有场内期货、期权,还有一大批从事场外期权机构,为实体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衍生品服务。同时,郑州商品交易所也不断完善相关交割制度,优化交割库的布局。这使得涉棉类期货衍生品越来越贴近市场,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与会棉企代表认为,棉花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农产品上市过程中,受集中性供过于求方面影响,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二是采购企业可能需要在产品上市时进行集中采购,造成资金长时间占用。此外,农业企业的下游消费领域具有需求分散的特点,为此,上游采购企业存在资金占用大、高存货、高负债的经营特点。
 
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渐完善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涉棉企业开始利用棉花期货具有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为企业服务,用期货或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为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在期货衍生品和棉花产业这种互惠地带,蕴藏着巨大的机会。”马驰强调,企业在参与期货交易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好各种套保工具的转换,抓住市场时机。
 
“对企业来说,在农产品上市的时候,通过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综合业务平台,即仓单交易平台购买农产品,同时与农业企业签订保价稳供的远期套保交易协议,提供远期未来的产品供应和价格,可以规避期现错配带来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刘馨琰介绍,通过此方式企业可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减少企业为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