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爷爆料
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期预测及防治
2023-07-27  浏览:80

 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后期趋势预测
 
(一)二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近期对棉田、玉米诱集带二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棉田被害株率0.31%,被害花、蕾、铃率0.09%。玉米诱集带平均被害株率53.4%,有虫株率 42.3%。对部分棉田玉米诱集带幼虫分级,二代幼虫龄期结构为:1龄幼虫占1.9%,2龄幼虫4.3%,3龄幼虫9.2%,4龄幼虫19.3%,5龄幼虫43.2%,6龄幼虫22.1%。从幼虫危害看,玉米诱集带普遍高于棉田。灯光监测,从6月17日至7月25日单盏测报灯共诱集809头成虫(2022年为699头),高于去年和历年同期,二代棉铃虫成虫羽化期较去年提前3-5天。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田间各种虫态均有发生。预计羽化高峰期为7月26日-8月15日,三代卵孵化高峰期在8月3日—8月18日。发生程度为中度发生,部分长势偏旺的棉田中度偏重发生,防治最佳时期为8月5日至8月20日前后。
 
(二)棉蚜根据当前棉花生育进程以及田间棉蚜发生情况,大部分棉田有蚜株率高、蚜量不大的特点,呈现中度至中度偏轻发生,有蚜株率为27.16%。但是此期棉田滴水频繁,田间相对湿度较大,后期有利于棉蚜的增殖。天敌平均百株草蛉1.54头,瓢虫2.37头,棉田内天敌数量高于去年同期值。预计8月上旬棉蚜发生程度为中度发生趋势,8月中旬逐渐消退。
 
(三)棉叶螨目前大多数棉田仍处于点片发生阶段,共调查4800株,平均有螨株率4.2%,部分棉田已经形成点片红叶,红叶率0.27%。近期的气候条件对棉叶螨的繁殖扩散较为有利,不能及时控制,将会危害严重。预计8月上旬至中旬棉叶螨在田间开始大面积扩散,整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四)棉盲蝽近期的调查,邻近红枣和杂草较多的棉田盲蝽发生较重,棉花顶端嫩叶危害较多,危害率为3.1%,棉田普查百网虫量4.3头,应立即加以防治。预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棉盲蝽进入危害高峰期,整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
 
(五)棉花蓟马自7月下旬开始棉花蓟马开始在棉田发生危害,整体中等发生,当前的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蓟马的发生,预计蓟马将在8月份持续危害。
 
(六)甜菜夜蛾7月中下旬甜菜夜蛾在花生、大豆等作物上偏重发生,百株幼虫9头;在棉花等其它寄主作物上中度发生。(七)棉花黄萎病目前是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发病较重的棉田平均发病率为2.4%,发病轻的平均发病率为0.7%,整体偏轻,部分中等发生。棉田正值灌水时期,棉花黄萎病发生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8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
 
(八)棉花烂铃病大田普查情况,棉花烂铃病较重的棉田平均发病率为1.72%,发病轻的平均为0.31%。结合7月中下旬气象预报及棉花烂铃病的发生特点,预计棉花烂铃病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生程度为中等(3级)、局部偏重发生(4级)趋势。
 
近期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
 
(一)棉蚜防控:做好监测调查,当单株倒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时,选用啶虫脒、阿维菌素、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双丙环虫酯等,科学用药、合理复配。
 
(二)棉铃虫防控:密切关注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的应及时防控。加强玉米诱集带管理,强化诱捕器诱杀工作;科学掌握化防指标,百株卵量达到10粒或初龄幼虫3头时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农药及时防治。
 
(三)棉叶螨在部分棉田已出现点片危害,点片发生并有扩展态势,应做好防控,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乙唑螨腈和炔螨特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防控。
 
(四)棉盲蝽、蓟马防控:盲蝽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头;蓟马危害株率达3%~5%,百株虫量15头时,及时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农药防治。
(五)甜菜夜蛾的防治工作:对于甜菜夜蛾发生较重的花生、棉花、大豆等寄主作物,推荐使用虱螨脲、虫螨腈、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农药防治。
(六)黄萎病防控:对黄萎病棉田,合理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促进棉花长势稳健,提高棉花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前或初见病株时用药,叶面喷施杀菌剂与滴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肥相结合,注意轮换用药。可选用80%乙蒜素、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5%氨基寡糖素水剂、腐殖酸铜等。
(七)铃病防控:做好棉花烂铃病的防治工作,结合天气情况,合理水肥调控,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和郁闭度。7月下旬防治一次,8月上旬根据棉花烂铃病发生程度酌情防治1-2次。真菌性铃病在发病初期(铃上出现水渍状小点)可选用多抗霉素、乙蒜素,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细菌性铃病可选用春雷霉素等,噻菌铜、吡唑嘧菌酯、肟菌酯等酌情防控。
使用杀虫剂如何选时间和部位?
 
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要达到最佳杀虫效果,除了选准对口药剂、适期用药外,还应特别注意用药时间和部位。
 
一、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
 
施用农药时间以上午9~10时和下午4时以后为宜。因为上午9时以后,作物叶片上露水已干,又正是日出性害虫活动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施药,既不会因为露水冲淡药液影响防治效果,又可使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增加害虫中毒机会。
 
下午4时以后,太阳偏西,光照减弱,温度降低,而且正是黄昏时飞翔活动和夜出性害虫即将出动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施药,能提前将药剂施于作物上,待害虫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或取食时使其接触毒液或取食中毒死亡,同时还可避免药液蒸发损失和光解失效。
 
二、要根据害虫的危害部位,选用不同的药剂和采取不同的施药方法,送药到位。
 
如对危害根部的害虫,就将药剂灌施于根部或施于播种沟内;对在叶背面取食的害虫就将药液喷在叶片的反面;防治红铃虫、棉铃虫就把药打到花蕾、青铃上及群尖上;防治螟虫造成枯心苗就撒毒土;防治白穗就喷雾或泼浇;防治稻飞虱、稻叶蝉就将药液喷施到稻株基部;防治斜纹夜蛾就将药液喷到花蕾及幼荚上。
 
此外,对棉蚜、红蜘蛛、稻飞虱、稻叶蝉等隐蔽性害虫,根据其刺吸式口器取食方式,可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吸收后植株传到的其他部位,达到送药到位的目的。只有因虫施药,送药到位,才能击中要害,实现药到虫除的功效,使药剂发挥出最好的作用,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杀虫剂为什么越用越没效果
 
一种药剂,开始使用时,杀虫效果往往很好,但随着用量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抗药性上升的案例不断出现。最突出的是顺式氰戊菊酯,也就是80年代广告中常说的正义的来福灵,很快就不能伸张正义了,因为即使提高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药量或配药浓度也不能把害虫杀死。
 
这其实是因为害虫产生抗药性,就是能够忍耐杀死正常种群中大部分个体的药量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能力。
 
其实,自然界害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对农药敏感程度不同的个体。杀虫剂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杀虫剂对昆虫种群起选择作用的过程。每使用一次杀虫剂,就会留下相对抗药的个体,杀死相对敏感的个体,也就使害虫群体抗药性水平或多或少地提高了。
 
现已查明:
 
(1)抗药性产生与害虫及其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史短,每年繁殖代数多,接触药剂机会多的害虫,如螨类、介壳类、蚜虫、蚊虫等最容易产生抗性种群;
 
(2)一种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抗性,往往对同类型的其他农药亦有抗性;不同杀虫机制的药物之间不易发生这种交互作用;
 
(3)同一种农药连续使用次数多或处理浓度高,抗性形成快,反之则较慢。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防止或延缓害虫抗药性上升。为此提倡采用包括选育、推广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开展生物、物理等多种技术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减少药剂防治的次数和药量。
其次是选择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用、轮用以及镶嵌式施药。
 
三是提高施药技术,如对症用药、适时喷药、选择高效机具、喷药到位等,尽可能提高杀灭效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