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爷爆料
未来纺织产业链破局更多聚焦在下游
2025-03-26  浏览:80
 当前织厂与布厂开机率均处在阶段性偏高水平,但受制于下游订单增量有限,整体需求表现疲软,产业链开机率均低于往年。钢联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样本纺纱厂开机率录得76.2%,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减少6.7个百分点;样本织布厂开机率同样提升至42.1%,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0.2个百分点。
金三银四”的成色并未像市场预期般火热,旺季特征表现并不明显。长江期货棉纺产业服务中心总经理洪润霞表示,2025年1月数据显示,美国自全球及我国进口的各类纺服均有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长,我国棉制品在美国市场份额回升至16.6%,高于2022—2024年,美国进口商在特朗普就职前“抢进口”或为主要因素,具体影响还要看后续关税政策及消费需求等因素。目前看,“金三银四”表现一般,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
 
库存方面,当前纺企棉纱库存处于偏低水平,在16.6天,坯布库存在29.2天,处于历年偏低水平。现阶段下游纯棉纱市场交投氛围较3月初走淡,下游仅维持刚需补库,叠加部分海外订单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市场心态偏谨慎。
 
事实上,政策落地叠加提振消费的各类政策出台,对棉纺织产业将形成有力提振。
 
多项举措对棉纺织品的消费预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内需消费尚未完全释放,仍有向上的空间。同时,目前国内棉纺行业面临区域结构的重塑与“内卷式”竞争叠加的双重压力,行业运行承压明显。
 
当前国内经济驱动逐渐向消费转移,不过目前来看,具体消费补贴等提振政策涉及棉纺产业相对较少,后续有待继续扩大补贴范围,从而给棉纺织产业带来更多信心。
 
整体来看,提振消费的政策对纺织产业具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对行业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释放。
 
当前纺织企业行业平均利润偏低,尤其是中小微纺织类企业受下游需求萎缩、环保治理、制造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钢联数据显示,当前样本纱厂即期纺纱利润在-800元/吨附近,处于往年同期偏低水平,亏损经营带来纱价走低,虽能小幅提振纺织需求,但下游低价补库行为并不活跃,原因仍在终端市场需求恢复缓慢。
 
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压力。中国与中亚的纺织品贸易呈现良好势头,在多措并举之下,预计将对消费需求有提振作用。
 
目前棉纺织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内卷严重,消费增量有限,利润偏低,难以推动棉花价格上行。从长远看,远期供应偏宽松概率较大。
 
在彭博看来,由于整体供应过剩,棉价难以出现较大的上涨行情,但下跌空间有限。行业盈利水平预计维持稳定,难以出现较好的增幅。
 
展望后市,从供应端来看,受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支撑,国内新季植棉意向积极,新季棉花仍有丰产预期,对棉价形成压力;需求端来看,仍有待国内消费补贴扩大后得以惠及,由此才能推动终端消费增加,带来下游至上游的产业链利润提升;棉纺织品出口则需关注关税政策变化。
 
综合来看,上游供应压力将持续存在,棉价仍有悲观预期;未来产业链破局更多聚焦在下游,实实在在的消费提振或将是产业链的‘破冰之刃’。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