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某国际棉商表示,目前港口现货巴西棉、印度棉表现仍差强人意,国内棉纺织厂、中间商钢性需求为主,但2019/20年度美棉出货降温相对明显,性价比不高是主要原因,甚至出现小采购商违约“脱单”的现象。
为什么港口外棉销售进度“踩刹车”了呢?业内分析原因有如下四个:
一是特朗普、美国政府搁置了对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产品广泛禁令(只对5家新疆实体企业的产品实施进口制裁),中国外向型、代加工企业感觉松了一口气;
二是郑棉回落,新疆棉竞争力增强,清关的高等级高品质美棉、巴西棉调整偏慢。9月22-23日,青岛港美棉31-3 36、巴西棉M 36的人民币报价分别为13450-13650元/吨、13000-13200元/吨(均为净重结算);而内地3129(断裂比强力28GPT及以上)新疆棉报价12650-12800元/吨(公重结算),基本与巴西棉持平,低于美棉300-500元/吨;
三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升转贬,进口外棉成本有所上升。9月22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大幅下挫逾200点,失守6.79关口;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继续下调114个基点,汇率走势很不明朗;四是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僧多粥少”,而40万吨加工贸易滑准关税配额尚未发放。
从调查及几家国际棉商估算来看,截至9月下旬前,中国各主港保税+非保税棉花库存总量已降至50万吨左右,美棉、巴西棉、澳棉、印度棉、西非棉、中亚棉(主要是乌棉)等为主体。一些涉棉企业、投资者认为,随着9-12月份船期北半球棉花收购、发运提速、欧州新冠疫情第二波爆发、部分国家将实施区域管控甚至全国封锁,再叠加中美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港口棉花库存基本触底,10月份以后将呈现持续回升,库容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