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环保  皮棉  服装定制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孙瑞哲:深化改革开放,构筑纺织强国

   日期:2018-09-13     浏览:0    评论: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格局和世界历史走向。

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19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新篇章,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纺织工业迫切需要回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要解决好时代课题,需要我们从持续40年的行业改革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一)改革开放40年,风雷激荡,波澜壮阔

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做出了多维度、历史性的贡献。

这40年,纺织行业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支柱产业地位始终没有动摇。1978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3.2亿元(全口径);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不考虑统计口径等变化带来的影响,约为1978年的140多倍。纺织品服装出口2745.1亿美元,是1978年的127.4倍,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12.13%,全行业净创汇2419亿美元,占全国的57.3%。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迅猛,应用领域不断丰富,行业新增长极的作用日渐凸显。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中大部分是以纺织为主业发展起来的。

这40年,纺织行业一直致力于服务改善民生,民生产业地位更加突出。1978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仅有2.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8%。2017年行业规上企业服装产量287.81亿件,如果按占全国比重55%估计,相当于为世界人口(按76亿计算)每人提供6.89件衣服。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入口。全行业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信息化、服务化、创意化的深度推进,使得产业生态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日渐增强。

这40年,纺织行业一直坚持开放包容发展,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地位日渐巩固。2017年中国纤维加工量为5430万吨(不含玻璃纤维),是1978年276万吨的近20倍,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比重一半以上。面料总体自给率超过95%,服装出口一般贸易比重从1996年35.7%提高到2017年89.3%。中国纺织工业已成为支撑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平稳运行的核心力量和推进全球经济文化合作治理的重要产业平台。

(二)改革开放40年,沧海横流,人间正道

四十年的发展为中国纺织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总结为三个变化:

一是以开放增空间,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延展。上世纪80年代,行业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2001年加入wto,中国纺织工业进入全球化发展的“快车道”,行业所有制结构、发展模式、装备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十八大以来,以“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为契机,中国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发展新格局,行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正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二是以市场增活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企业经营主体经历了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的转变,个体经济、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实现大发展;“压锭解困”,进一步促成了国退民进的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纺织业186家,资产总计1238.25亿元;服装业163家,资产总计275.48亿元;化纤业43家,资产总计922.77亿元。而私营工业企业中纺织业13614家,资产总计11498.94亿元;服装业8922家,资产总计5404.23亿元;化纤业1260家,资产总计2192.12亿元。

三是以创新增价值,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跃升。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纺织工业以创新为根本,不断推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纺织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行业发展呈现出增长与结构、格局、创新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2013-2017年,纺织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63759.86亿元增长至68935.65亿元,利润额由3506.05亿元增长至3768.81亿元。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大幅提升。智能制造有序推进,业态创新蓬勃发展,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行业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

(三)改革开放40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当前,改革开放也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行业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驱动下,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相互交织,各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业新入口、新模式、新界面不断涌现,原有生态处于波动与解构之中。行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大机遇、大变革,千载难逢,大挑战、大跨越,千山万水。要把握机遇,勇立潮头,行业需要深化改革,积极作为。

深化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行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变化,必须积极适应。一方面消费升级不断深化,市场需求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等特征,这对行业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与产品供给同质化倾向都较为严重;资源要素分配与现有的区域格局、利益格局存在错位;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与应用仍显不足;现有金融供给不能很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深化。这些问题是行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改革成果的试金石。

深化改革要坚持创新导向。改革开放是创新实践,没有现存模式可搬、没有既有路径可循,要取得成功只能依靠创新。要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用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化解行业的传统痼疾与时代阵痛。要“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但不莽撞冒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由点到面、逐步发展;要求真务实,“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出实效,见真章,不务虚名;要重视科技创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要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形成新经验、推进新作为。

深化改革要坚持战略导向。行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发展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服务国家大局、顺应时代潮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紧要任务。行业改革应当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行业顶层规划与战略安排,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对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接三大攻坚战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根据当前形势变化,中纺联正在对《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调整,推进“纲要”的实施和与国家2025建设制造业强国战略对接。

纺织行业在2001年提出纺织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2012年发布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强国”四大主攻方向和任务目标。是多年的发展积累给了行业这样的底气与追求;是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赋予行业这样的眼光和胆识,是对外开放的历练,涵养了行业这样的视野与胸怀。从实践看,“纲要”提出的重点战略任务都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纺织工业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工业领域率先完成强国建设,让科技、时尚、绿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签。

(四)改革开放40年,波光远影,蓄势待发

“四十而不惑”,在中国文化中,40年是一个与思考、参悟相关的年份。40年前,伴随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纺织人艰苦奋斗在世界纺织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后的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行业实现纺织强国建设的条件更加成熟,认识更加清晰:产业要成长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坚持改革、深化开放。

在新的历史方位,纺织行业深化改革需要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标签,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需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需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需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从数量思维向质量思维转变。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塑造以质量为核心的供给新格局。把质量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生命线。深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能结构调整,提高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破除无效供给、减少同质竞争,促进行业从规模经济转向精益发展。

从个体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塑造以共赢为目标的利益新格局。引导行业企业从关注竞争转向寻求协同,突破组织边界、共享资源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不断丰富参与主体,将参与者由企业延伸至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方,不断丰富利益架构,构筑更具柔性的产业合作框架与平台。

从界限思维向融合思维转变。互联包容,优进优出,塑造以开放为导向的合作新格局。协调推进行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以产业发展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推进行业产融结合、两化融合、军民融合、技艺融合,促进国家间、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的资源能力高度协同。加快建设纺织制造、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从责任思维向价值思维转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塑造以可持续为标准的价值新格局。以绿色原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循环应用为抓手,生产更多优质生态纺织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行业发展融入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与世界丝缕间的联系不会断开,只会愈来愈紧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起点上,以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推进行业改革发展,共创行业美好未来。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