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cotton on集团在新西兰拥有的143家服装店中购买任何产品,那么它很有可能来自每年为该集团生产900万件服装的中国。每天,新西兰人从该品牌的商店购买约2.8万件服装,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造”。
在“用后就扔”的消费文化流行的当下,人们乐于购买廉价的应季时装,而这也迫使时装品牌以更紧凑的周转期生产更廉价服装。“盛产”廉价服饰的中国加工厂受到青睐。然而,当前也同时流行让消费者知道其购买的服装来自何处,好避免购买来自“血汗工厂”的产品。像萨拉这样的消费者,她想要知道其孩子的服装来自哪里、生产这些服装的工人是否获得良好待遇。“我已停止购买一个被评为d级的品牌产品,”她说。
为应对来自越来越敏感的消费者的压力,快时尚品牌正日益将其经营活动置于“聚光灯”下。为提高透明度,catton on邀请记者实地探访3家在华合作的工厂,且没有事先通知。探访记者表示,这些工厂很清洁并为员工提供食宿。无锡工厂高管匹克·范(音)带领他们参观该厂餐厅和配有跑步机、乒乓球台及许多书籍的休闲室。该厂宿舍配备双人床且看起来干净、不拥挤。据厂里的工人介绍,他们每天需要上班10个小时,拿的工资约4000元。“这里的人对我们非常好,只是很少能见到家乡的女儿,”员工张宝宝(音)说。在谈到允许工人看望家人的“大难题”时。范表示,该厂职工能上网与其孩子和家人联系,并利用某基金会的资金每年允许部分工人与其家人在该厂安排的独立房间内团聚一周。探访的记者表示,中国的工厂尽管还存在工作时间长和收入偏低的情况,但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已经非常不错,相信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