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霓裳盛宴再次在甬城落下帷幕。短短4天内,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65家企业、300多个品牌闪亮登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万余名境内外专业客商和70余个重要贸易团组到会洽谈、采购;500余位专家“华山论剑”,交流服装产业发展新思维;逾5万名普通市民在互动体验中品味霓裳盛宴的独特魅力……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宁波国际服装节已不再是单一的行业交流体会、企业寻觅新机遇、市民感知时尚潮流的舞台。通过这一个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宁波向世界宣告着服装名城加速蝶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底气。
创新唤醒企业朝气
在市民不断追求个性化的当下,宁波服装企业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另有一番活力。在保留传统“红帮裁缝”技艺的基础上,宁波服装企业不断吸纳现代时尚元素,逐鹿全球市场。本届服装节期间,一批宁波服装企业再次亮出“绝活”,让世界为之惊艳。
作为我市纺织服装行业的巨头,雅戈尔经过10余年的技术研发,成功实现麻纤维棉性化。用这种新工艺制作的汉麻纤维,没有麻制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却有着类似于棉的纤维长度和柔软触感。作为麻类纤维中最柔软的一种,它能和棉、莫代尔、天丝、毛等其他材料混纺,形成高品质的汉麻混纺纱线。棉花自己种,汉麻自己造,面料自己织……除了养羊,雅戈尔已打通上游原材料的多个重要环节,既确保了成衣的品质,也为面料的研发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宁波纺织服装的后起之秀,马威近年来对于面料的创新同样惊艳。自去年推出的咖啡碳系列服装以及凉感玉系列服装大卖后,马威今年又推出了芳香系列以及茶叶炭系列。利用茶叶的特性,制成的服装不但透气、蓄热,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利用从水果、鲜花中提炼的香氛植物精油制成的服装在运动或受热时能释放出淡淡的香气,舒缓消费者的情绪……虽然明年才能实现量产,但科技感满满的两款服装已有不少拥趸。
慈星利用一体针织成型的飞织技术,推出的袜子鞋实现了“智造”与潮流ip的结合,首创的鞋类无人f2c(厂商到消费者)新零售模式,为产品加速融入市场奠定基础;苹果的智能服饰通过手机终端即可控制衣服的温度,在面料中加入石墨烯成分,还可确保实现恒温……借力科技创新与材料创新,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服装企业在服装节的舞台上振翅高飞,翱翔天际。
数字化改造再出效益
在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走在“智造”前沿的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也变得越来越“潮”。一批宁波服装企业巧用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加速融入服装产业发展新时代。
今年上半年,雅戈尔智能工厂实现了“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兼容,不仅大单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32天,量体定制周期也由原先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单件定制周期甚至可缩短至2天。
在康赛妮,年产1000吨精品羊绒纱线,总投资5000万美元,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计划全新引进10条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的羊绒纱线智能工厂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康赛妮现有高档毛纺纱线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并借助互联网,实现全流程的个性化定制。
借助智能制造加速转型的不只有大型服装企业,在宁波,一批中小型服装企业借力自动化改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小体量做出大文章。进入2018年后,坐落于海曙区石唇值赖奈翱?a href="http://www.tex-asia.com/fashi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服饰投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