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工作总方针,在行业进一步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探寻新时代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途径,以科学指导协会今后一段时期各项服务工作,3月5日至21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要领导带队,兵分五路,分赴上海、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八省市,就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品牌质量、智能织造三个专题开展春季调研。调研组走访了仙桃及彭场非织造布、温州萧江包装、天台过滤布、义乌线带、常熟支塘非织造机械等6个产业集群,实地调研了江苏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天台纺织行业协会等4家地方协会,与上海东方国际集团,湖北恒天嘉华,湖南鑫海、邵阳纺机,江苏际华三五二一、旷达科技、迎阳纺机,安徽元琛科技、普尔德医疗,浙江台州宇星、华基环保、三顶线带,福建南纺、恒安集团,泰安路德、山东泰鹏等40余家企业,召开了8次集中座谈会。
此次调研范围遍及目前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规模较大或发展较快的八个省市,既有东部发达地区,也有湖北、湖南、安徽等中部地区,涉及非织造布、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包装材料、医疗卫生材料及终端制品、绳带线网、安全防护材料、结构增强材料、车用纺织品、篷帆制品,以及非织造机械、经编机械及零配件制造等10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
一、相关省市及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整体运行较好,子行业分化严重
就整体调研情况来看,2017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总体运行良好,产业规模、营业收入和经济效益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例如2017年湖南省产业用纺织品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7%,增速大大高出全省纺织全行业的7.5%、11.4%。安徽省产业用骨干企业都保持了快速增长,占纺织全行业的比例以提高到8%。湖北仙桃市非织造布生产及相关企业已突破1000家,其中规上企业98家;2017实现产值已突破300亿元达313.78亿元,直接出口6.32亿美元,年产非织造布30万吨,年加工非织造制品80万吨,并培育了一批以恒天嘉华、新发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虽然行业整体运行良好,但各专业领域分化比较明显。调研情况显示,高温过滤、安全防护、结构增强、非织造机械等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且企业发展信心十足。有些行业如线带产业整体发展较慢,2017年义乌线带产业的营业收入增速仅为6.6%;机织过滤布市场虽明显有所恢复,但2017年天台机织过滤布骨干企业产值增速仅在10%左右;萧江包装材料中传统的塑料包装产值增速仅在3%左右,但非织造包装产值增速都在20%以上;机织革基布国内外市场较为疲软,以此为主业的部分重点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有的企业已出现了小幅下降。
(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变化逐步加快,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调研中看到,许多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积极研发新产品、改善产品质量、尝试新的销售渠道,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徽元琛科技着力建设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现拥有专利95项,国家成果鉴定1项、安徽省新产品9项。
普尔德医疗拥有符合gmp规范要求的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4万余平方米,在国内同行中率先通过了德国tuv公告机构颁发的iso13485:2003、ce及美国fda认证,产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科贝思达在口罩领域拥有自主的静电纺丝核心技术,产品在防护效果和舒适性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平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该企业依托此项技术大力开发应用于多种场景的口罩,并通过电商、政府招标等多渠道销售,填补了市场空白,化解了单一市场风险。
同时,部分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例如由于传统合成革市场的萎缩和竞争加剧,2017年许多革基布生产企业压缩机织基布产量,引入市场需求旺盛的针织弹性基布项目,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扭转被动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福建天守具有从聚氨酯、助剂、纺丝、基布和涂层完整的合成革产业链条,2015年进入超纤合成革领域,并将研发重点聚焦于汽车市场。近年来汽车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民族品牌汽车增长尤为迅速,超纤革用于汽车座椅、内饰等符合中国市场的消费喜好,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观。
(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中部地区发展提速
近两年,我国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很快,已成为行业中发展的热点。调研期间走访的非织造布生产企业近两年基本都有项目投产,而且大部分企业近期内又都有新增生产线的计划。但企业也在反映,国内非织造产能的过快增长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造成非织造布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盈利水平都在明显下降。例如2017年尽管化纤和化工料等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但非织造布的市场销售价格却有所下降。
此次调研的中部三个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及绝大部分重点企业都保持了快速发展,且发展前景良好。2017年三省的行业总产值或营业收入增速都在10%以上,其中湖南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营收增速高达27.7%。而且许多传统纺织产业正在加快进入产业用行业特别是非织造行业,例如安徽华茂2015年至今已新上4条纯棉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湖南瑞亚高科集团2018年也将重点开发非织造医卫用产品。
(四)化纤原料价格过快上涨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从多方面反馈的数据看,2017年化纤主要产品价格上涨较多,非织造布生产企业难以将化纤原料成本增加的压力转移到下游用户,带来企业利润的下降。例如高温过滤材料生产企业都是承接下游燃煤电厂等的国家重点工程招投标项目,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签约。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带来其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但生产企业无法向下游用户转移,导致效益明显下降。
(五)2018年行业开局情况良好
整体来看,调研的6个产业集群和40多家企业均表示对于2018年的行业运行与发展形势表示乐观。春节后企业总体开局情况良好,绝大部分企业手中的订单比较饱满,尤其是军工、安全防护、非织造机械、高温过滤等几个领域,部分企业如非织造机械、高温过滤企业的订单已到下半年。当然也有一些地区存在招工比较困难的情况,影响到了春节后部分生产线的开机,预计随着春节后农民工的逐步返回会有好转。
二、各专题调研基本情况
(一)科技创新专题
1、江苏省以政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江苏是我国的纺织大省,同时也是新材料制造和需求大省,在纺织新材料特别是纤维新材料领域具备很好产业基础,拥有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嘉兴学院等高等院校,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科技方面,涌现出了以中复神鹰、南玻院、际华三五二一、江苏迎阳、宏发纵横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结构增强、航天军工、环境保护、土木工程等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在政策方面,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成果转化,开展了一系列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推动和引导工作,营造了灵活多元的创新氛围;在机制方面,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以及交叉学科的集成创新为科研重点,填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企业产品生产之间创新链的空白。
2、创新已经成为调研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调研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新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上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
际华三五二一与江南大学联合开发的“工业烟尘超净排放用节能型水刺滤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还在研发玄武岩滤料、抗静电滤料等新产品,以满足工业过滤领域的特殊需求。
旷达科技在车用内饰织物创新上走向引导型主动创新道路,2018年初,公司先后深入了30多家主机厂,向客户进行2018年汽车内饰织物流行趋势发布,集中展示公司最新的研发成果,逐步巩固自己在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
宏发纵横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积极筹建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碳纤维复材在汽车、轨道交通、风电、大飞机、航天航空等领域的低成本应用技术突破。
润源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研发了自动穿纱和换盘头装置,并与中国机械研究总院联合开发打造经编智能车间;在装备开发创新上,润源多年来开展“向客户学习,倾听客户的建议”,使装备开发能够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迎阳积极开展非公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以党建带管理,以管理促发展”,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企业发展上来,将党建成效转化为生产力。
中科贝思达研发方面最具特色,其研发和核心技术完全依托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该所的郑煜铭研究员团队是公司的主要研发力量,通过股权,科研院所与企业结成了稳固的、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该团队独创性的自主开发了静电纺丝技术,并成功产业化应用到贝思达的口罩产品中。
恒安集团作为我国卫生材料行业最大规模的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每个主要产品线都有研发团队,研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和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基础材料性能的研究。
台州宇星制针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进行技术合作,不断改进原材料选材、技术检测、产品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其刺针生产有十八道工序,比普通制针厂家多一倍,而且毎道工艺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产品性能优良,已被国内外许多重点非织造机械和经编机械生产企业列为首选。
湖南华升集团有限公司、环保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收购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在立足在纺织智能制造领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智能化制造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纺织行业发展。公司将以非织造布智能生产示范线建设入手在纺织行业推广。
(二)公共服务平台与品牌质量专题
1、品牌质量工作
此次调研的企业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等都非常重视,实地走访的绝大部分骨干企业都已通过了ios9000或ios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动重点企业申报省市质量奖、省级名牌等,许多重点企业都已获得上述荣誉,如安徽元琛科技已获得安徽省质量奖、天台的严牌公司的“严牌”过滤布、三星公司的“三星”地板已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
但各地政府和产业集群普遍对区域品牌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较少。此次调研的六个集群地中,只有天台县正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平桥过滤布”商标,但其后期投入的宣传推广力量太少,也未能达到应有的良好效果。
2、公共服务平台
此次调研的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都比较薄弱,政府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已有的服务平台基本集中在金融服务方面,如义乌市拥有小商品市场,市场信息、贸易服务、物流运输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同时推进特色产业基金运作,建立“转贷通”和“助保贷”等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天台县正在重点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萧江镇引入产业引导基金,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股改。
产业集群都缺乏技术服务和人才服务的平台,这与重点企业普遍反映的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才缺乏、产品研发困难等问题高度吻合,正是企业所急需、所盼望的。同时各个集群都缺乏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平台,很难有效提升当地产业在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非织造行业智能制造专题
当今纺织行业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建设纺织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对于智能制造,本次调研的企业基本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经济实力和产业特征做出了各自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整体看,这些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层次还比较低,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全流程的自动化方面,信息化工作主要是运用erp解决财务、销售、仓库物流等运营环节的问题,生产设备的物联网和信息采集、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大数据应用还基本处于空白。
从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动力来看,除了一部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外,更多还是基于减少用工的考虑。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招工困难,员工的稳定性差,企业急需通过自动化大幅降低包装、运输环节的低技能用工数量。
当前,行业非织造布智能制造现状总结详见表1。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一些工序的自动化可能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实施效果也不太理想。如短纤维的自动上料系统,投入较大但是带来的效益比较低;水刺非织造布的疵点处理,目前运用机器还无法处理,人工处理是可行且经济的方案。
三、典型案例和调研亮点
(一)科技创新亮点
1、江苏省创新成立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探寻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模式作为本次调研的重点之一。调研组特意前往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深入交流。江苏省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了打通从科教强到产业强的通道,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13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正式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以及交叉学科的集成创新为科研重点,填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企业产品生产之间创新链的空白。
截止到2018年初,研究院已有专业研究所共38家,研究人员总数近6000人,年研发总经费近2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800项,衍生孵化企业400家,其中上市和拟上市企业17家。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五个产业领域: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作为江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研究院在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具体如下:
(1)研究院是江苏省直属的事业法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研究院和研究所是加盟的关系,研究院通过理事会参与专业研究所的管理,研究所组建机制灵活。
(3)研究院对研究所合同科研作为考核指标,突破以往财政对研究所的支持方式,根据研究所服务企业的科研绩效决定支持经费,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专业研究所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的专业研究所拥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鼓励研究所让科技人员通过股权收益、期权确定等方式更多地享有技术升值的收益,实现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的对接。
上述模式的创新很好地构建了一种面向市场的研发导向机制,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目前已吸引落地了一批科研团队和项目,为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带来巨大的源动力。
2、东方国际集团加快国际化布局,推动制造业回归
制造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来源。本次调研的企业中,东方国际集团近年来通过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进行了全球优质资源的配置,不断扩大其制造业份额。2017年公司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围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先进制造业,支撑时尚产业,对集团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目前集团已拥有制造企业100多家,其中海外制造企业数占集团制造企业近50%,收入占比已接近20%。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深入推进“全国布局、海外拓展”战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内外贸、纺织新材料、汽车内饰、房产物业等多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在车用纺织品领域,公司于2017年收购iac公司汽车相关业务后,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软饰和声学元件生产商,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持续推动车用软饰材料的技术进步。
3、产业链延伸助推企业做强优势
本次调研的企业中,旷达科技、宏发纵横、飞龙、振泰等企业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了产业链延伸。旷达科技是国内较早进入汽车内饰面料行业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受汽车用纺织品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影响,公司已形成了从有色差别化纤维到座套成品的完整产业链生产体系,使公司在产品开发、配套等方面展现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宏发纵横是国内高性能纤维经编增强复合材料知名企业,公司所在家族企业通过合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已深入涉足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现拥有高性能经编织物、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国防军工、工装模具、复合材料设计、测试评价中心等多个业务板块,同时布局未来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
(二)公共服务平台与品牌质量亮点
1、天台产业用布行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近年来,天台山县委县政府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快建设特色园区,产业用布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已在全县工业经济六大主导产业中已位列第四;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县规上企业已达2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已有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三是加快发展高温过滤材料,严牌、华基、恒泽三家骨干公司的高温过滤产品比例已提高到40%以上;四是完善产业链,主动向上下游行业延伸,全县已有丙纶长丝、涤纶、锦纶单丝的生产企业3家,恒泽环保在四川成都、吉林长春建立分厂生产车用纺织品;五是加快发展其他领域,如三星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的液晶聚芳酯项目中试取得重大突破,并开发出了乙烯基复合壁纸。
2、集群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企业上市
天台县政府大力助推企业上市,为企业上市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政策,对拟上市企业提出的问题,通过一厂一策给予解决。目前已有6家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严牌公司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报会工作,恒泽环保、华基环保等企业已列入备选上市企业。
义乌市现共有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81家,完成股改企业91家,企业新增债券融资241亿元。
平阳县萧江镇政府引入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包装企业上市,目前启明公司已完成上市股改,锦恒宠物、立天集团、中采实业等企业筹备申报“新三板”挂牌。
(三)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1、水刺非织造布
福建南纺在新建园区中投资一条安德里兹的高速水刺生产线,其后道引入全套亚赛利的卷入、分切、包装、码垛装置,实现了全流程的高度自动化,安德里兹生产线也能够根据自动检测的结果调整纤维喂入量和铺网厚度。福建南纺是国内水刺企业中首家全套引入亚赛利生产装备的企业。目前福建南纺正在对该生产线进行调试。
2、针刺非织造布(土工)
泰安路德的工程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纳入了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名单,也是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是卡尔迈耶高速经编机,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通过软件对多台经编机实现了联网,集中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了用工数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公司还将传感器应用到经编格栅产品中,实时监控工程的质量状态。
土工用纺织品实现智能制造的挑战在后道的包装环节。土工材料的幅宽普遍在7米左右,且因为材料是柔性的,吊装后变形较大,所以要实现自动包装的难度很大。结合以前调研的情况,针刺非织造布领域的高温过滤产品和防水卷材胎基布实现智能制造的方案比较成熟。
3、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恒安集团旗下的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该公司主要生产卫生巾和婴儿尿裤。恒安卫生巾生产线的主体部分是国产设备,部分核心装备由公司自主开发,如公司自主开发的高速理片机实现了卫生用品的高速生产,目前公司正在解决原材料的自动上料系统。成品的包装、运输、码垛、入库和出库则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这一部分也是目前国内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最为成熟的部分,实施后在降低人工数量、减轻工作强度方面效果显著。
同时恒安作为国内最大的卫生用品企业,在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实现了物资、资金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贯穿供应链、市场、财务、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和仓管各个环节,实现了精益管理。目前,恒安正在开发mes系统,对公司的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四、主要问题及诉求
(一)各地政府、金融部门及相关机构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认识不够
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在政策和金融上不受重视,虽然在协会的推动下,从国家层面上发布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并将产业用纺织品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但从实际情况看,让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了解和认知产业用纺织品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另外,在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交流中也发现,他们并不是不认可产业用纺织品,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了解。座谈交流后,他们表示产业用纺织品打开了其对技术纺织品的新认知。
(二)基础研究力量分散,科技创新路径不通畅科技创新组重点调研的江苏省科教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对于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产业用纺织品从学科上讲还是一个较新概念,科研力量分布比较分散,造成企业难以与科研院所形成深层次和原创性的合作开发。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目前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成果鉴定与报奖材料组织撰写等表面,如何深入挖掘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进行针对性强、结合度高的研发创新是目前企业的共同诉求。
各组调研的几个集群和重点企业普遍反映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越是基层如县和乡镇,人才短缺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企业招聘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很困难,招来的也很难留得下来。
(三)公共服务平台落后,部分领域相关标准缺失
科技创新平台是政府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的重要手段。本次调研受访企业大多数都已经建设了市级或省级的创新平台。但是在检测平台上,受访企业普遍反映出行业缺少专业的检测认证平台,企业在进行产品检测上很难一站式完成,并且受制于下游客户的标准和测试方法的不统一,企业在检测试验设备上的投入很大(例如针对纺织品耐磨的评价和测试仪器就超过了3种)。另外在安防领域,防电弧产品和防金属熔融溅射产品,国内相关的测试方法或检测手段还是空白,检测和评价往往要花费大价钱和长时间到国外进行,严重制约了该领域产品的技术进步。天台县多家企业反映,机织过滤布的标准陈旧,亟待修订,同时许多新产品没有行业标准,亟待制定。普尔德医疗反映,我国医用手术衣、手术包现有标准严重滞后和不合理,目前相关产品只能经国外检测认证后才能返销国内,希望协会及时沟通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修订,培育和开拓国内市场。
此次重点调研的浙江三个产业集群及常熟支塘、仙桃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都比较薄弱,政府的主要精力都在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已有的服务平台基本集中在金融服务方面,产业集群都普遍缺乏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和人才服务的平台,这与重点企业普遍反映的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才缺乏、产品研发困难等问题高度吻合。同时各地都缺乏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行业活动平台,很难提升当地产业在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难打造出响亮的“区域品牌”。
各个集群都呼吁,希望协会帮助搭建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人才交流和培训服务、重大行业活动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
(四)大多数集群产业层次较低,产品同质化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调研的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低端产品居多、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同类生产企业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少;生产类企业多、技术物流等服务型企业少;跟风模仿企业多、自主创新企业少;不知名甚至无品牌产品多、知名品牌太少;家族式经营企业多、现代化管理企业少等“七多七少”现象。这就造成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欠缺,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从而只能同质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盈利水平越来越差。有些地区如萧江包装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以欠账方式运作,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太大。
所有产业集群普遍感觉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大,同时又感到很迷茫,政府和企业都找不到发力点,希望协会能够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重点集中在帮助制定转型升级规划,帮助举办产学研用的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以及技术改造项目、技术人才引进、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上市等方面。如萧江政府希望协会对萧江包装产业进行整体调研、诊断为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支持今年10月份平阳县举办的萧江包装展会。天台县企业建议协会成立常温过滤材料(机织布)分会,组织协调相关生产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五)智能化需求迫切,但发展方向不清晰
受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以及企业面临着的不断上升的人力和管理成本,受访企业在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方面都提出了较强的需求,但社会上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的资源十分匮乏。如旷达和宝沣两家企业,其产品特点均为小批量、多品种,区别于传统大规模纺纱织造工艺,对设备有更特殊的要求,给公司的智能化或自动化改造升级带了很大挑战。宏发纵横引进了德国克劳斯玛菲的复合材料自动成型设备,但是如何将多轴向经编与复合材料成型系统高效结合,仍是企业目前正在研究的重点。润源集团虽然与中国机械研究总院常州分院开展了经编智能工厂的研究,但仍停留在设想和规划阶段。
(六)环保、循环经济的压力日趋明显
国家不断趋严的环保政策给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例如工业除尘领域,很多下游工业领域企业都要求企业在进行滤袋更换时回收处理废旧滤袋,这些废旧滤袋已经成为业内企业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车用纺织品领域,由于废旧瓶片进口受限,再生涤纶纤维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但又很难将价格压力传递给下游,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在废旧非织造布领域,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曾经受欢迎的非织造布边角废料已经成为了支塘地区相关企业的负担,经济可行的再利用技术是当地企业研究的重点。在涂层产业用织物领域,面对环保部门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不影响生产,生产企业不得不在满足环保标准的基础上持续进行环保改造和投资。
2017年国家的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环保手续不齐或者排放不达标等原因长时间处于停产状态。
再生涤纶纤维生产企业由于进口瓶片受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不少小企业已经停产,对下游的车用纺织品、土工材料等相关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一)科技创新方面
1、梳理行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资源(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及各地纺科院、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高端智库,为行业科技基础研究建立基础。
2、加快建设重点领域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在车用纺织品、应急纺织品、土工材料、医疗卫生材料等领域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或检测机构建设国家认可或行业认可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并加紧研究应急纺织品标准体系,梳理和补齐该领域重点产品的相关检测或产品标准。并持续推动上述重点领域标准与下游各行业的协调统一。
3、加强对产业用纺织品相关学科的梳理,建立更为广泛全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库,便于行业的多元融合创新发展。
4、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研究探索模式灵活的合作模式,结合行业情况推动产业用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加大产业联盟的推进力度。
(二)公共服务平台和品牌质量方面
1、研究制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中部各省及各重点产业集群组织强大力量,专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选择好各自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重点发展领域,组织引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2、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具有鲜明集群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交流与培训、资金融通、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少、研发力量弱等问题,特别是重点支持上下游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链协同创新。
3、强化骨干企业培育和特色企业发展。既要加大对领军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帮扶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又要选择培育一批专小精特企业,并促进其特色发展,形成高效协作、和谐共赢的产业集聚效应。
4、继续加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和培育。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渠道,争创知名品牌,不断提升知名度。
5、大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集群注册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区域品牌”,并通过持续举办品牌活动和参加国际、国内行业展会等方式,迅速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6、推动重点企业向产业链前后延伸发展,或重点招商引资上下游企业,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三)智能制造方面
1、大力推进生产线全流程自动化
根据行业现状,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点还是集中在全流程的自动化方面,主要集中在生产线的两端,即前端的自动上料系统和后端的在线检测、自动卷绕、分切、包装、码垛和运输系统。国产装备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在速度和精度上与进口设备还存在一些差距。首先,遴选一批合格的供应商推荐给行业的企业,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其次,建议生产线供应商与这些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非织造布智能生产线方案,服务于企业的新投资项目。第三,要注意提高智能生产线的国产化水平,在核心部件和工业软件方面要体现中国制造。
2、重点突破智能制造的软件问题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数据和软件,工业软件和工业大数据应用在整个制造业中都是一个难点,难点之一是要针对行业甚至企业进行个性化的开发,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和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都非常熟悉。
首先,需要设备供应商特别是进口设备供应商开放相应的数据接口,供软件提取和调用。其次,高校、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共同分析研究非织造布工艺过程,构建行业生产的大数据模型,为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重要参考。第三,生产企业与软件企业共同开发非织造布mes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与废弃物排放、提高运行效率,企业的工业软件可以按照对单个生产线的管控、对多条生产线的管控、生产管理系统与企业运营系统的纵向整合来分布实施。对于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系统,鼓励双方共同申报相关科技奖项。第四,国家对相关的工业软件项目开发给予支持,尽快形成示范项目。
3、规范和引导企业的智能制造投资
协会要规范引导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的投资,防止企业超越发展阶段的盲目投资。首先,协会可以通过技术路线图的方式向企业宣讲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技术路径、重点方向、主要模式和实施步骤。第二,编制智能制造的标准,使企业的实施有章可循,行业的评价有据可依。第三,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在行业内推广其优秀案例,供其他企业借鉴。
(四)其他综合建议
1、大力加强产业用纺织品相关政策的宣贯。协会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协调,在产业用纺织品重点省份对其主管部门进行政策和行业宣贯;二是与地方协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借助相关规划或大型行业活动,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在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认织度,扩大产业影响力。
2、建议相关领域企业能够从履行社会责任出发,加强科技研发和投入,研发经济适用的废旧纺织品资源特别是废旧产业用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和装备,实现废旧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
3、建议加强国内废旧聚酯瓶等回收体系建设,完善用户终端分类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废旧瓶的集中加工处理体系,不断提高废旧瓶片的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4、协会牵头组织编制重点领域的绿色制造标准,培育行业绿色发展示范企业,引领行业低碳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