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新疆棉花大多已进入花铃期,早播棉株坐桃1-2个/株。近期不少企业、人员准备赴疆,主要表现三大特点:
一、内地工资增长,入疆人数下降
往年拾花工入疆大多在8月中旬,今年从7月上旬开始,就有少量河南、陕西及江西等地的人员入疆,主要从事棉花打顶、田间管理等工作,工作时间从7月到11月底,接近5个月时间。
陕西某赴疆农民赵姐说:“今年入疆的人数明显不如去年,一是老一代从事棉花的农民年岁增长,力不从心,年轻人明显又不愿做此项工作;二是拾花工作较累,体力较弱些的会吃不消。”加之,今年内地中小企业用工工资增长,留住部分劳动力。
二、赴疆包厂热度不高
近期,内地赴疆包厂、租赁生产线经营进入实质阶段。据山东、河北、江苏及河南等地400型轧花厂反馈,大家赴疆包厂热度不高,今年包厂、租赁生产线数量较去年下降50%左右。
据衡水某轧花厂负责人透漏,今年新疆轧花厂租赁费用大幅上升至150-200万元/年,企业要加工3000吨以上棉花才开始盈利,而新疆拥有899家棉花加工企业,产能达到600万吨,加工能力过剩成为赴疆企业头号难题。河北衡水400型轧花厂73家,已赴疆并与新疆企业达成租赁意向的企业仅3家,较去年的8家减少5家,其它地区情况与之类似。
三、新疆棉商、经销商数量增加
某棉花经销商表示,7月份以来,大家从各地赴往新疆。一是考察新疆棉花分布情况,二是考察新疆棉纺织业发展前景,三是考察新疆发展棉花产业链所需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方面。该经销商甚至说:“未来3年,谁在新疆站稳了脚跟,谁就拿到了赢得未来的钥匙,新疆正在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
棉花产业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轧花厂参与,也必将吸引更多资金入疆,正在发展中的新疆棉花产业让人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