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何小东:纺出全世界最细的纱线

   日期:2018-11-13     浏览:0    评论:0    

有来访的客人时,何小东会打开储线的盒子,向他们展示40英支到700英支的纱线。

英支是衡量棉纱线粗细的单位,支数越大代表纱线越细,而700英支纱线是目前世界最细、面料最高档的纱线,也是何小东团队的研发成果。

入行13年,何小东已经拥有71项专利,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20项已经获得授权。他说自己是个技术男,耐得住研发路上的寂寞。

规范上浆流程

入行两年就获10项专利

何小东出生在四川农村,养蚕是当地不少人家的副业。他小学时就帮家里采桑叶,上午顶着太阳去,有时要用竹篓背个十来趟。而养蚕的收益,让家里的生活略显宽裕。

因养蚕结下的感情,高考时何小东报考了当时的浙江丝绸工学院。之后,又继续到上海东华大学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003年,何小东研究生毕业,来到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工程师。初入职场,就接手了新产品应用情况检测的工作,该产品出自国内第一条紧密纺生产线,这让何小东压力倍增。

“处理的数据量极大,那时我才知道了excel表格有65000多行。”为尽快处理好数据问题,何小东经常下班后还在“奋斗”,电脑也经常因数据量太大而“热“关机。尽管如此,他仍然找不到方向,数据经常要重做。

有次通过和一线工作人员沟通,让何小东找到了数据处理的“窍门”,不少问题迎刃而解。经过这事,他觉得自己虽然做研究工作,但应该常去一线车间,更接地气才能发现问题。

纱线织成布之前,为增加耐磨性,都要先上浆。经常去车间的何小东发现,用哪一种浆料上浆,工人全凭经验,并没有检测浆料配方的设备。

“纺织行业有句话‘浆纱一分钟,织造一个班’,就是说给纱线上浆都是大批量的,一旦浆料有问题,损失都很大。”何小东说。发现了问题,何小东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始研究浆纱试验设备。

一年多后,何小东的浆纱实验设备“问世”,设备不但具有上浆、耐磨测试等功能,还规范了上浆的流程,车间反响很不错。凭这个技术,何小东入行不到两年,就获得了10项专利。

创新再生棉技术

一年回收300多吨废布料

何小东是个韧劲很足的人。做科研常遇到各种难题,为了能够让项目顺利推进,他能生生把自己从外行逼成行家。

纺织业一直被列为高污染行业,除了污水、噪音等问题,如何处理废布、边角料也是环保难题。

为了响应绿色环保、资源循环的生产理念,从2009年开始,何小东和他的团队开始对废布下起了功夫,他们希望把废布料回收、循环利用,做成可以纺纱的原料。回收后第一步要开松布料,而寻找到合适的开松设备成了关键。

几经寻找,他的团队从江浙一带找到了设备的生产厂家。但当设备运输到厂里后,他们发现,设备可以对纱布进行开松,但对于厂里的棉布却“束手无策”,“棉布太密太紧,设备开松的效果不理想,开不出想要的纤维。”何小东说。

没有设备,何小东和团队就开始“创造”设备。哪里“喂”原料、哪里打沟槽、哪里加盖板,一个设备折腾了两年多,进行了近60处的改造,而每一处的改造都需要二三十次的试验。这个过程,何小东从一个“门外汉”被逼成了行家。

布料可以开松了,但出于环保的考虑,回收的布料不能再去漂白或者染色。何小东和团队便在车间建立了一套供应链系统,产品从初始就有编号,以便最后回收利用时能够更好分类。

全自动的生产设备使工作现场基本没有灰尘,工作环境很干净。目前,这条生产线每年能够处理工厂300多吨的废布料。何小东觉得向前的空间还很大,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一次,“高支高密色织布碎再生棉技术”在“2011—2013年度全国色织布新产品评比”中获得产品创新设计金奖。

借助水溶性纤维

给松散的纱线找到“骨头”

在何小东看来,做科研并没有很难很神秘,只是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掉,最终量变会带来质变。

英支是一个衡量棉纱线粗细的计数单位,支数越大表示纱线越细、同时面料越高档。700英支的纱线究竟有多细?何小东打了个比方。一根700英支的纱线,只有7根棉纤维,大概就跟人的头发丝一样。

“当时国内出现了500英支的纱线,公司鼓励我们在技术上再进行突破。”何小东坦言,纱线到底可以做到多细,做太细纱线是否会无法纺布,当时一切都是未知数,团队是摸索着前进。

经过试验,何小东团队决定纱线由7根棉花纤维捻合而成。而选用哪7根,却要经过精心挑选。何小东表示,这是一个数学上排列与组合充分应用的过程。但因棉花纤维长短有差异,捻合成的纤维束十分脆弱,无法连续成纱。何小东带领团队调整了工艺方法,借助水溶性纤维解决了这一问题。

然而,去除含量高达80%的水溶性纤维后,纺成的纱线就像忽然抽去“脂肪”的皮肤,一下子瘫软了下来。“当时纱线根本抽不出来。”何小东说,当时团队另一个负责的同事在新疆,两人每天要打几个小时的长途电话,商量解决方案。

“我们要给松散的纱线找到‘骨头’。”何小东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特殊的铜管,铜管表面有特殊的凹槽,凹槽可以放置支撑物,使纱线能够支撑起来,达到抽离的效果。

目前,这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尽管现在还没有市场的批量订单,何小东仍然非常自信:“330英支刚面市时,也有人觉得市场没有需求,但现在已经在批量生产。”

他坚信,人们对品质的追求在不断提高,而技术人员要做的就是要跑在需求的前面。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