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发成市到顺势建厂、再循因势利导,形成了规模化的服装产业集群。面对以往的既有优势,如何转化为未来的比较优势?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能否孵化出更多市场承认的高端品牌、能否解决目前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虎门在供给侧改革引爆区域体系创新的时间节点,走到了历史上的今天。
站在珠江口湾区顶点上,虎门人第二十一次迎来了自己的服交盛会。与以往不同,将于2016年11月18日至21日在虎门亮相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虎门时装周,第一次在自己的专享会展中心起舞虎门霓裳,视角时尚、国际,元素缤纷、多元,能让人感觉到虎门人跨界、革新、拥抱时代的强烈意愿,有着远远超越一个镇域经济的视野与期许。
这也许就是虎门历史里的虎气与大气。“先有市场,后有城市”,凭借着先发优势,积数年之功,在区域内建立起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服装产业集群。这个集群是虎门得以在江湖立足最值得骄傲的,也是外界对虎门服装最大的认可,是谓既有优势。
这个既有优势的好处是用30年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而这个链条上的价值体系再分配,直接关乎虎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谓比较优势。
产业链价值体系体现的是政府功能、行业认知、资源转化、市场运营的集成因素,考验一个产业集聚地的再出发能力。从既有优势到比较优势,30年后,虎门该怎么走?
结构性优化的直接挑战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它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通俗地讲,大量的中小企业或小生产者“物以类聚”,内部实行市场化、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形成产业聚积效应。
我们知道,产业集群需要一定数量的企业群,但并非企业越多越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集群内相似的企业越多,越容易造成过度竞争,特别是在自发条件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不论从规模、生产和管理能力、企业运作模式、主打产品品种等方面来说都十分类似,最终会降低整个集群的创新质量,进而影响集群整体的品牌竞争力。
历史起点中的虎门是低价批发,平民路线,先造市后造厂,不同商户形成的集市集聚。30余年发展,如今的虎门已发展成为拥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富民强镇的龙头产业、特色显著的区域经济。截至2015年底,虎门有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企业220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约400亿元,在全国服装产业集群中具有相当的规模优势。但如按上述数字核算,平均每家企业创造产值为1800万元,企业利润率、产品附加值可一窥全豹。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需要通过在区域内的专业分工和群体协同,强化“整体出击”能力。目前服装行业众多的产业集聚区域内,地理属性强,企业之间基本上竞争多于互补,交流与协作不足。已具备行业标杆意义的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也难逃此困。
另外,虎门服装产业集群根植性弱,横向一体化为主的生产组织使得一些企业不会太在意这种集群,随时会发生逐利性迁移。
虎门面临的直接挑战就是产业集群的结构性优化。
这种结构性优化的问题体现在产业链上,就是非同质化的价值递减。目前虎门有面辅料企业和物流、绣花、印染、水洗等配套企业以及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共1000余家,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全环节生产销售。但核心问题在于,这种全环节生产销售的链条企业同构性强,规模效应不能迅速转化为账面效益。
区域品牌的产业协作构建
真正的产业集聚必须推动区域品牌有效落地,完成利益兑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品牌服装供应链的最终服装产品是品牌服装,随着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也向品牌化发展,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
以21年前的首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为标志,引领中国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新时代,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服装节、博览会。区域性交易会、博览会成为政府推动区域品牌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各地政府还积极开发工业园区、建立服装专业市场、出台优惠政策,利用资源和地域优势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
问题在于,这种区域品牌建设下的市场专业化分工不明晰,效益输出差,反过来影响着区域品牌的提升。
据专家介绍,意大利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有199个,其中纺织服装集群69个,占34%。每个产业集群通常被分解为几个独立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由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由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意大利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是以创新和协作为主线,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已经贯穿产业链的全过程,基本避免了行业恶性竞争的怪圈,进入了产业集群的高级发展阶段。
于我们而言,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的劣势开始逐渐显现,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生存。区域品牌就是建立和协调这种合作关系,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方向。
未来的虎门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拥有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与专业市场互促互动、专业信息在区域内迅速传播等多种优势,可以在研发、监测、培训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大大减少企业生产运行成本。现实情况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但靠中小企业“单兵作战”难以抵挡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居高等多重考验。以骨干企业为纽带,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另外,服装产业集群地在发展区域品牌的同时,一定要考虑配套产业的品牌化,大力发展与品牌服装配套的品牌企业,它构成了产业链条里的价值创造。因此,构筑区域品牌应该构筑品牌生态,使品牌服装企业能够得到最优良的配套服务、最优惠的产业政策、最快捷的物流运输和最低的综合成本。
供给侧改革与区域创新体系
在产业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日益凸显的当下,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多年以来,以市场批发引领生产的虎门服装产业同样面临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虎门虽然打造了一个完整且成熟的服装产业集群,但传统服装产业大批量、低附加值、同质化严重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在直面消费乏力、订单转移、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时不免进退维谷。
随着虎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虎门镇政府多措并举:去库存、降成本、优产能,推动集群产业稳经营、强设计、提质量,并打通产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能否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服装行业新一轮竞争的关键。之前,虎门镇政府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围绕服装产业提出建设创意、品牌、时尚信息、电子商务等六大中心和投资建设国家级服装创新服务中心。虎门希望力争两年内实现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500亿元,带动东莞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新命题,体系创新。大集群小企业,是虎门一路走来的问题。
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因配套及企业分工合作不足,使产业集聚难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如何而来,有分析认为,首先是以大量的产业集群来凸显区域品牌,通过区域品牌再建设专业市场和产业配套市场。市场丰富了才能推动企业共同发展、良性互动,而有了产业集聚、专业市场,才有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有一个区域的专业市场来支撑,这是一个新价值链条的循环。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能否孵化出更多市场承认的高端品牌,能否形成一个专业化市场的分工,解决目前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虎门别无选择地走到了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