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呈半停工状态的服装厂内,机器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却不见一个工人。
在海丰县城东镇的一间服装加工厂内,看门的大叔坐在门卫室里百无聊赖地靠在椅子上呆看着窗外,对于记者一行人的到访一反工厂规定的严格询问,懒洋洋地问了一句找谁,就让来访者进了厂。走进工厂内,诺大的厂房里,缝纫机、裁剪机等机器整整齐齐地安放着,却不见一个工人在忙碌。整个工厂空荡荡静悄悄的,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经坐满了人,白天黑夜地赶工,机器声吵杂的场景……
不少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
往年的7月份是海丰县服装厂的旺季,一到7月,机器连轴转,工人进入白天黑夜地赶工的日子,而工厂的老板们,不停接到客户的催货电话,追问货物的完成情况。但今年的7月,海丰的不少服装厂白天开工,晚上停工,往日连班生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今年至今只做了3万件西装。”在许先生的服装厂里,工人都放假了,他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在电脑上玩游戏。对于工厂的情况,他显得有些无奈。他说除了少部分工厂还能保持基本的运行,今年大部分厂家都不好过,大环境不好,商家不下订单,他也没办法。不过相对于其它服装厂,许先生认为自己还算可以了,虽然做做停停,但起码还能收到一些订单,而有不少工厂,今年到现在还半呈停工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才涉足服装加工行业的一些微小型工厂,有不少因为没办法支撑下去而关闭。
记者在海丰县公平镇看到,一家位于马路边的服装加工厂在门口挂了个工厂转让的牌子。经营服装加工厂多年的蔡先生在2015年的时候就由于订单骤减而经营艰难,把工厂低价转让了。据蔡先生介绍,接手他的老板把工厂红红火火地运行了几个月后,今年一直没有接到订单。蔡先生说,他所认识的服装行业的人,今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一家曾经在海丰服装行业算是货量最足,加班加到工人都害怕的工厂,目前已经呈关闭状态了。“服装设备折价非常厉害,一架缝纫机,就算是刚买回来几天,再卖出去,价格就掉了一半了。”蔡先生说他一位朋友在不久前刚刚关闭了经营多年的服装加工厂,厂里原投资二百多万元的设备仅卖出了二十几万元。
据了解,海丰的服装产品基本以广州为营销中心,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及通过边贸销往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外单产品占的比例很大,近几年外单订货量大幅减少,除了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还有一些中低端的订单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等,这些都是造成外单减少的原因。由于近年来服装市场整体的不景气,海丰有自己品牌的大厂也纷纷调整经营模式,减少销售门店、缩小工厂规模、把车间外包,以求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许先生告诉记者,服装实体销售越来越不好做,他的一些老客户都认为对目前的市场形势没办法把握,不敢轻易下单。而做为加工厂,在没在订单的情况下,也只能暂时停工观望,看接下来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工人难以找到工
没有订单,工厂就不开工,工厂不开工,工人就等于失业了。住在海城镇二环路某小区的叶小姐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所在的工厂虽然陆陆续续有通知工人去上班,但货量实在太少了,半年时间里,她总共的收入不到3000元。
记者了解到,包括海城镇及公平镇在内的服装厂工人,过年至今收入2000至3000元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工人过年到现在还未开过工。
“厂里没货做,只能等了。”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公平镇人,从初中毕业十几岁就开始在服装厂打工,现在四十多岁了,他说自己也不懂得做其它的工作,近年来公平的服装行业一直呈下行的状态,今年的形势更差了。陈先生所在的工厂也算是一个几十年的老厂了,虽然工厂并不是很大,但一直都很平稳,工厂里的工人不少都是老工人,今年的生意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陈先生说,厂里货不够做,他现在只能在亲戚家的店里打打散工,如果再不行,只能重新找工作了。
相对于陈先生,去年刚搬到海城新家的曾先生就更闹心了。曾先生去年在海城买了套房子,首付及装修已经把积蓄全掏空了。原本想着夫妻两人都在服装厂里打工,平均每个月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生活费用及交每个月的按揭是不成问题的。没想到今年的服装行业情况非常不好,他老婆所在的工厂倒闭了,而他打工的工厂又处于半停工状态。以前是东家不打打西家,熟手工人是不怕找不到工做的,但今年多数工厂都不再招人,要生活还要付房款,又找不到其它工作,日子一下子就过得捉襟见肘了。曾先生说自己上个月已经向朋友借了几千块钱,如果再这样下去,唯有考虑把海城的房子卖掉,回乡下住,以减少开支。
由于服装生产量下降,不但导致裁床工、车头工等难就业,随着一些厂家关闭,锅炉工等工作的就业情况也显得艰难了。从往年的招工难到如今的没工开,不少服装厂工人从云端一下掉在了地上。往年工厂要招工人,不单要托人去找还要给人喝茶钱。那时春节过后,不少工人端着架子坐地涨工钱,而老板为了招到工人,想出各种招式:拿钱买工人、拎礼物拜访、电话攻势、打人情牌、提工资……很多工厂对一些重要工序的熟练工人,以包底的方式来算工资。去年年底,有厂家因为没办法完成为员工定下的年包底件数,为了逃避给员工的包底工资,在11月份就停工了,并表示由于未做满12个月,所以不按之前定下的年包底件数给付包底工资。
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出路
“近年来,海丰服装加工厂的外单流失非常严重,主要是我们的价格已经没有优势了。”一位服装厂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厂最主要的一家客户原来合作的加工厂是在上海,十几年前开始针对性地将技术带到海丰,培训当地的工人,成熟之后抛弃了上海的工厂,把订单交给海丰的工厂。而两年前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只不过这次是把订单从海丰工厂撤走,交给了柬埔寨。该管理人员说,客户为了终结合作关系,下调了加工费用,一条裤子从15元的加工费下降到10元,工厂在没办法承受的情况下只能放弃订单。
其实,海丰县服装厂并非是今年突然出现订单减少的情况,早在几年前,就有行内人士提出,海丰服装业自主品牌竞争力不强,是以中低档服装贴牌加工为主,品牌创新还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小企业不够精、不够专,大企业则不够大、不够强,企业间相互协作配套不够紧密,缺乏产业竞争的内在活力。“如果不能创立自主名牌,无法提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海丰的服装业就永远只能处处受制于人。”
一位行内人士还认为,海丰服装制造业的面料辅料及成品的市场都依赖外地,没能创建吸引国内外客户的批发销售大型市场,也没有原材料供应市场,“两头在外”的现状分薄了利润,增加了运输成本。
行业不景气、利润过低、产能过剩,企业难以为继,这是一个行业洗牌和自我淘汰的历程,适者生存是发展规律。有服装从业人员认为,服装厂面临的现状,单单靠企业自救已属困难,希望政府重视当前现状,采取减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建设配套产业,才能扭转服装产业的衰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