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技网纺织科技网--专业的纺织技术论坛
“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城镇化进程加快,拉动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消费总量逐年上升,消费结构提档升级,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民生改善取得实效。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调查数据表明:2010年,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56.8元,比2005年增长74.4%,年均增长11.8%;消费性支出达13939.5元,比2005年增长76.5%,年均增长12.0%;农村居民纯收入达8020.3元,比2005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14.9%,生活支出达4665.9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5%。
家庭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态势
2006年城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7%和44.0%。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下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五年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距呈缩小态势。2010年城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3%和40.3%。
城乡居民服装消费连年上升
从消费的绝对额上看,城乡居民都有所增加,并呈直线上升趋势。2010年城市居民的人均衣着消费2058.9元,与2005年相比,衣着消费支出增长90.2%,年均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317.9元,与2005年相比,衣着支出增长1.2倍,年均增长13.7%。从衣着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城市居民由2006年的13.4%上升到2010年的14.8%,农村居民由2006年的8.3%下降到2010年的6.8%。
家庭设备消费更趋理性
2006年,城市与农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差额为345.2元,差异系数为为4.4,之后年份中这两项的差距出现波动升降,2010年城市家庭设备支出高于农村家庭支出624.8元,是农村的4.5倍。
“十一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阶段力度更大,“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在已实行三年。自2008年起实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活动,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消费绝对数额平稳增长,并且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百户洗衣机、冰箱、热水器、彩电和电脑拥有量分别为:79台、48台、6部、102台和10部,城市居民家庭百户拥有量分别是农村的1.3、2.1、12.0、1.1和6.4倍。
居住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居住消费一直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项目,城市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由2006年的862.9元,增加到2010年的1252.3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由2006年的476.4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2.8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1.8%。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4.4平方米,年均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1平方米,年均增长5.8%。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水平仍低于城市居民,其消费档次,品位远达不到城市集中物业管理水平,住房后续消费支出相对较少,而消费支出主要体现在购建房方面。
交通和通讯消费逐年增加
交通通讯工具的需求日益趋旺,哈尔滨市城乡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逐年增加。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2006年为217.1元,2010年为434.2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7.9%;城市居民消费支出2006年为909.9元,2010年为1848.0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9.5%。“十一五”末,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话机57部、移动电话113部,分别占城市居民71.3%和59.9% ;一些富裕农户还购置了生活用汽车,平均每百户拥有两辆。随着上网费用的下调及网速的提高,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10年末,农村家庭每百户介入互联网的已有5户,占城市的14.3%。
医疗消费主动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稳中有降;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呈稳中有升态势。由于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居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2010年城市医疗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农村为8.0%,是“十一五”时期医疗保健消费占消费性支出差距最小的年份。
教育文娱丰富多彩,消费观念提升
“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同步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家免除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实施,教育消费降幅较大。城市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2006年为1197.9元,2010年为1505.4元,增加了307.5元,农村居民2006年为209.6元,2010年为337.1元,增加了127.5元。从消费构成上看,农村主要是文化及文娱设备用品支出较大;城市居民则侧重的是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