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检验检疫局对一批保税区内出口复进口的ph值不合格婴幼儿服装进行销毁。该批婴儿梭织防寒上衣共计630件,货值4113.9美元,原产国为中国。
记者了解到,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抽样送检后发现,其里料水萃取液的ph值为7.6,且复检时达到8.6,不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a类服装即婴幼儿纺织产品的要求(ph值4~7.5)。
ph值是反映服装面料酸碱度的一项指标。穿着ph值不合格的纺织品,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严重者可导致皮肤过敏、刺激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服装出现ph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产商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对面料ph值进行检测,购买不合格面料进行生产;二是生产商在印染、磨毛等阶段使用较多化学物质,导致服装ph值不合格;三是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忽略产品质量,疏于产品质量控制。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深圳口岸共进口服装17083款、货值3377万美元,检验检疫部门监管检出2702款进口服装不合格,检验不合格率为15.8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知识普及
什么是ph值?服装ph值超标的危害?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对数的负值。其代表的是该溶液的酸碱度。ph值由1到14组成,7表明该溶液呈中性,即该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小于7表明该溶液呈酸性,即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大于7表明该溶液呈碱性,即该溶液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由于在纺织品的染整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酸、碱处理,如棉织物的丝光处理实际上就是浓碱处理,而漂白则是带有弱酸性的处理,所以服装或多或少就会有一定的酸碱度,这便需要用相应的测试手段将服装的酸碱度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纺织品的ph值测试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产生。
人体正常皮肤的ph值在5.5—6.5之间,织物上的酸碱度过高,超出皮肤适宜的ph值范围,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发皮肤炎症,对人体的汗腺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损害。
新买衣物先水洗去除有害物
当前,人们在选购衣物时主要关注款式、面料、色彩等,一些人购买新衣后直接穿在身上,把旧衣打包。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据了解,为杜绝ph值、甲醛超标危害人体,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衣物安全等级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婴幼儿用品,甲醛含量≤20mg/kg;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用品,甲醛含量≤75mg/kg;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甲醛含量≤300mg/kg。
a类和b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7.5范围,c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a类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要求≥3~4级,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要求≥4级;b类和c类产品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都要求≥3级,三类产品均要求无异味,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出芳香胺染料的面料。
在购买婴幼儿服装时,一定要看安全等级是否为a类“婴幼儿用品”。在购买其他服装时,应看产品上是否标有gb18401a类、gb18401b类,或gb18401c类,或安全类别a类、安全类别b类、安全类别c类,并按安全等级提示穿着、使用,无安全等级提示的服装慎买。为把服装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醒人们对新衣应先水洗再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