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四川、北京等地工商部门分别公示了区内服装抽检结果,不合格产品品牌涉及特步、esprit、马克华菲等品牌,不合格原因包括ph值、色牢度、纤维含量等,有的甚至含有致癌物质。
这不是个案,事实上近年来服装质量安全问题频繁被爆出,包括h&m、gap、armani等国际品牌此前都曾被抽检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笔者认为,质量安全问题之所以在服装品类上层出不穷,甚至成为行业通病,主要是源于消费者对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并不怎么重视。
事实上,尽管特步、h&m、gap、cavalli、armani等品牌多次被爆出产品质量不合格,但是购买其品牌的消费者依然大有人在,一些消费者甚至出于时尚考虑,对某些品牌趋之若鹜,这就纵容了企业。
其实,按照我国标准进行检查,服装企业在抽检过程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ph值、色牢度和纤维含量,而对这些问题很多人却习以为常,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色牢度也就是“掉色”,可能会给自身带来危害。极端地看,如果掉色严重的话,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健康。
只要是商品都应该确保质量安全,服装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当下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更应该被重视,因为其对身体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属于“慢性病”。
而一个想要长远发展的企业,不应该也不能因为消费者的不重视就忽略服装质量上的把关,这在短期内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远看并不有利于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质量”,服装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供应链、生产链的管控。不能因为消费者现在不重视,就将这一问题忽略,因为他们总有一天会清醒过来,到那时,如果再想着进行改变,或许会失去发展先机。
那么,应该怎样彻底杜绝质量安全问题在服装上上演?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消费者重视起来并去倒逼企业改革,让他们痛下决心去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有关部门应该在抽检层面外,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从而杜绝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如在进行处罚时,质检部门如果需要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服装企业吊销企业经营执照,工商部门就应该给予配合。同时,工商部门处罚的是销售者,对生产者却没有强制性措施,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