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产业形成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一批生产规模化、系列化户外运动或比赛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即户外运动俱乐部。近几年,青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增长非常迅速。
聊起青海户外运动的发展,从一开始出于爱好组织俱乐部的网友“春天”告诉记者,俱乐部成立以来一直都实行“aa制”收费方式,驴友都是由于共同的爱好,拼在一起,没有斤斤计较,也没有利益得失的冲突。他顾虑:倘若户外运动产业化了,就意味着要创收,收费会比现在高,那不是就成了办旅行社团了?
如今,绝大多数俱乐部对会员依然实行“aa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在将俱乐部注册取得正规领队资质后,面向外地游客,实行一条龙的服务,以此来实现产业化。
对此,也有部分“驴友”认为,户外运动存在风险与安全隐患,多数俱乐部、qq群在每个活动的发起帖子中撰写免责声明,认为这样可以规避责任问题。事实上,这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而当一个俱乐部在谋求一定的利润的时候,也明确了它的责、权、利,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必须做出完善的策划,做到万无一失。而参与者就可以更加放松地去享受出行的快乐。多花了钱是为了更安全、更好地享受服务。户外活动组织应该走商业化路子,有健全的机制约束与监控,使户外活动更加安全,而不是呈现如今的无序状态。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兴海认为,单从安全角度考虑,户外活动组织也应该走产业化、规范化的道路。
据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户外运动在青海省迅速兴起,短短3年时间,户外俱乐部、户外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中,户外俱乐部有七八十家,已注册的俱乐部有50余家,户外群有80多个,每年有60万人在此参加户外运动,每周有1万多人行走在户外。由此可见,我省户外运动产业化发展在路上……
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户外运动俱乐部由aa制开始到商业化模式出现都是户外运动市场发展的必然。户外运动悄然兴起之时,人数极少,能够聚到一起去户外领略心中共同的向往的确是件美妙的事情。但是,随着户外发展的深入,无论在消费水准还是运动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参与户外的人数已经可以用规模来形容,并且这个规模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户外运动一旦开始向大众化转变,参与的人群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体质有差异,年龄有大小,不同层次、喜好不一的参与人群再用aa制来组织显然会力不从心,并且其需求者都希望有一个能够提供路线选择、安全保障和专业服务的机构,这就为俱乐部的商业运作提供了契机。总的来说,aa制作为一种户外运动的组织方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比例上很难再有原来的强势。商业化模式是一种趋势,它能够促进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健康成长,更能促进户外运动向更专业、更规范、更大众、更国际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