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放缓、羊毛制品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当前我国毛纺行业步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关键时期,长久以来曾经作为行业发展重要支撑动力的外贸发展势头放缓,毛纺产品内销份额亟待提升。如何向广大消费者传递与沟通毛纺产品的优越性能,如何在全球化市场发展及我国消费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我国毛纺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不要忘记羊毛的优势。”在日前召开的第84届国际毛纺大会上,业内人士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羊毛是人类在纺织史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经过千年的传承与改造,目前以羊毛制品为主的毛纺产业已成为纺织工业重要细分领域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毛纺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经济下行、新型面料替代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毛纺产业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关键时期,行业整体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转型创新迫在眉睫。
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羊毛产品加工国和羊毛消费国,全球35%的羊毛在我国加工,18%的羊毛产品在我国消费。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产品加工国。”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黄淑媛介绍,近年来,我国毛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为行业崛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结构调整促进了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稳步提高。
在全球毛纺产业整体发展放缓的情况下,2014年我国毛纺产业努力克服成本、环保、资金压力等不利因素,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平稳发展。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总额135.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5.34个百分点;毛针织服装总计出口达1.33亿件,同比增长16.4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1.60个百分点;毛线产量40.56万吨,同比增长4.21%,较上年同比增速上升6.46个百分点;毛纺产品对欧盟、美国市场的表现相对突出,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66%和13.58%,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0.51个和10.6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受制于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放缓、羊毛制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羊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萎缩也对我国毛纺产业带来了冲击。由于澳大利亚等主要羊毛原料生产国产量不断下降,羊毛产量已处于历史低点;其他新型原料的替代不断加速,导致羊毛产品的市场份额开始不断缩水。同时,由于羊毛产品仍然存在价格偏高、不易护理等问题,让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
“当前,我国毛纺产业步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关键时期,长久以来曾经作为行业发展重要支撑动力的外贸发展势头放缓,毛纺产品内销亟待提升。如何向广大消费者传递与沟通毛纺产品的优越性能?如何在全球化市场发展及我国消费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毛纺产业竞争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充分探讨。”黄淑媛说。
着力创新加快升级
当前,全球毛纺产业整体面临挑战,我国毛纺产业也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羊毛的重要生产加工国,羊毛纤维的使用总量仍呈上升趋势;我国羊毛产品的设计能力、时尚水平正在快速提升,在国际时尚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羊毛纤维、纱线、面料及服装的加工技术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产品向高端化方向升级。”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邱亚夫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认为,在未来发展中,我国毛纺产业需要重点把握3个方向,一是加快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二是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10年到20年,我国将处于向工业4.0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互联网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毛纺织工业的发展要积极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充分挖掘羊毛高品质、高品位的优势。”王天凯说。
“目前,我国毛纺织行业正处于从生产加工环节转向实施品牌战略、直面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阶段。”黄淑媛认为,毛纺行业要向依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方式发展;向国内国际价值链高端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制造业转变;向品牌“走出去”、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方向发展。
“开发新市场,改变产品结构、创新产品风格与销售模式,将是毛纺企业尤其是毛精纺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认为,毛纺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通过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更新设计理念,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同时,要创新销售模式,了解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