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的北京国际长跑节,约有2.1万名选手参与了此次活动。不光北京,全国马拉松都很火,去年上海马拉松赛,1.8万名额4小时抢光,230万人报名,杭州马拉松5000个名额,2个半小时抢光。那么如此火爆的跑步热又能带来哪些经济收益?
我国的跑步热真正开始于2011年。那一年,我国内地人均gdp首超5000美元,5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一些居民消费可能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阶段的享受和发展的型态。也正是从2011年起,中国开始迎来国民跑步的黄金时代。2011年举办22场,到2014年达到53场,参赛人数超过90万人次,全国已经有70%人城市有一场或多场马拉松赛事。
相比美国2013年1100场马拉松赛,中国现在只有53场,差距还不小,有机构预测中国的跑步经济市场在300亿,那么这条全民健身的经济路还很长。
再说说跑步经济,它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先看看装备:可以说是从头到脚:遮阳帽、运动耳机、眼镜、速干衣、心率计、智能手环、压缩袜、背包、水壶、腰包、运动鞋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运动相关社区app。据统计,59.5%的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趣主要在于运动健身。一块普通的gps手表就值上千元,由此带来的产业链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围绕马拉松的相关产业都风生水起,从基础产业,到训练,文化产业都收益。
马拉松带动的产业链到底有多大,以杭马为例,1200万元的成本,2000余万元的收入,而毛利达到67%。这样算平均每场马拉松赛事800万收入,去年53场比赛,就有4个亿的利润。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两年则愈发明显,例如杭马起点黄龙体育中心附近的一家酒店,赛事期间预订率超过90%,而正常时候只有50%左右。
当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中上等时,像体育锻炼、健身美体等服务性消费就很容易受到国民的青睐。在美国也一样,越是生活教育文化水平高的地方,人们对于的健康意识更高,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本去锻炼、去请私人教练、去买装备,甚至是用体育来社交。而在所有的健身项目中,跑步是相对起点低,成本低,也较容易被民众接受的体育项目,所以坚持跑步运动的人在近几年内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