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染料  纺织  生态  盛泽  服装定制  降税  缅甸  人民币  皮棉  卢比  美棉  服装  丝路柯桥  中俄  化纤  染费  环保  不染色  棉纱 

中国鞋企“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共存

   日期:2018-11-19     评论:0    

日前,第六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论坛以“中国制造走出去”为主题,探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及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很多企业意图用“走出去”战略来降低成本,尤其是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制造业。

其实,“走出去”对于制鞋业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遭受经济打击的中国鞋企就提出“走出去”战略,试图通过产业转移来降低成本。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和谐发展,政府也大力鼓励企业去非洲投资设厂,并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非洲访问时就曾说,中国愿优先向非洲转移适宜和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优势产能,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中非实现互利共赢。

除国内政府的大力支持,非洲国家也对外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非洲各国均把税收优惠作为吸引投资的有力手段,除了税收优惠外,各国在扶持外资方面还有不同的措施:津巴布韦会给予特定投资模式的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摩洛哥设立专门基金,鼓励和支持对纺织、皮革等产业的投资;埃塞俄比亚对特定工业园区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例如:所得税享受4~7年的免税期,外汇留存30%等。

有政策支持,就有企业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制造业基地的温州和东莞,是最先开始“走出去”的地区,许多当地企业尝试将厂址搬迁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据东莞市鞋机商会会长王精曾介绍,2012年以来由广东转移到中国境外的投资项目有41个,其中转移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项目分别达到15个和13个,它们以纺织服装和鞋帽等为主。

鞋企成功“走出去”固然可喜,但是也不能忽视“走出去”路上遇到的障碍。有分析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水平、企业实力的制约,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依然在初期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金融体系对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支持有限。国内对境外投资贷款的审核程序十分严格,若企业的对投资额低于100万美元,银行是不考虑此企业的贷款申请的,因此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链负担。其二,即便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由于资产多集中在海外,银行难以查验,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会被要求立即还款。

其次,行政审批手续复杂。虽然政府在不断简化行政审批的流程,但对小企业来说,一些审批的流程和手续依然复杂。根据商务部2014年发布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内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需向商务部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并递交一系列的申请材料。在核准资格流程中,地方企业不能越级申请,需先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收集材料之后再报于商务部。这个过程中,企业至少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中国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文化和习俗方面有着自身特质,尤其是工作态度和人际交往。中国人讲究脚踏实地、勤劳奉献,且有着天然的官位崇拜思想,这完全异于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强烈的价值观反差,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面对的难题。

据悉,一些投资非洲和东南亚的国内企业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较少深入了解当地生态民俗,无意中做出一些引起当地人反感的行为,从而造成经营困难。另外,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态度也让很多企业主头疼,由于国外没有加班文化,在一些西方国家,员工常常会抱怨反抗加班行为。

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虽然地理环境对鞋企影响不大,但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工人的教育背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异,企业在看到巨大利益的同时,还需思考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企业与当地文化的契合度等多方面问题。总之,“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共存,鞋企须三思而后行。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