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服装、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纺织品服装标签标识成分与实际成分不符、纺织品掺假和质量低下的现象屡屡发生。今年5月至8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法检目录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实施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进口服装不合格率高达39.5%。其中,不乏大品牌进口服饰。而服装纤维成分标识不合格成为主要原因。这种情况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变,检验检疫部门研究人员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测定纺织纤维含量的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该技术将在辨别鱼龙混杂的各类纺织品成分,强化市场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日前,由江西检验检疫局和广东中山检验检疫局等多家单位合作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纺织纤维成分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及其检测标准的建立》获得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由科技部设立,旨在奖励为推进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是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唯一奖项。
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利用常规分析手段获得建模样品集的组分或性质的基本数据,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从而实现了对未知样本的定量分析。不同成分和纤维成分含量不同的纺织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图谱形状。基于该原理,在纺织材料的纤维鉴定中引进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只需把测试探头放在均匀一致,表面光洁的成品样上一扫描,探头收集测试样品的图谱模块后与测试设备内存的标准物质模型图谱模块相比较,就能检测出纺织品的成分分布。目前,中山局同时在聚酯与棉混纺、棉与氨纶、棉与丝、聚酯与粘胶、聚酯与氨纶五种混纺产品上试用该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与现有的纺织品组分分析方法相比,有三大明显优势:
一是检测周期大幅缩短。传统检测方法从纺织品制样,样品烘燥,化学溶解剥离,溶解后样品烘燥,最后计算结果,测试准备环节及检测环节等耗时十几个小时。而近红外技术只需将测试样往探头处一放,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即可“读”出纤维含量的具体数值。
二是生态环保。传统的纺织品成分定量测试采用化学溶解法或显微镜法。前者使用大量强酸、强碱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严重影响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所以要求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试验排出的大量强酸强碱又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显微镜法受人为因素干扰,不同检测人员做出的测试数据差异较大,不利于评判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准确性。近红外技术不需化学试剂,不会损害检测人员身体健康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三是保护样品。传统检测方法势必要破坏样品,特别是高档进口服装,一次检测鉴定可能损失数千元。近红外光谱技术无须损害样品,样品经检测后也不会发生色牢度、缩水率等变化,有利于监管部门对服装纺织品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减少客户损失。
中山局主持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模用纺织纤维含量标准品的研制》通过研发能够满足近红外光谱设备使用的纺织纤维含量样品制样技术,结合配套开发的纺织品纤维含量分布统计系统,把市面上成分分布多达2万余种的样品浓缩为覆盖80%纤维成分分布的2641个标准样品。该局已制成标准样品2000多个,经实测,标准品赋值准确、均匀性好,稳定耐用。这种制样技术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测定纺织纤维含量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