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优衣库华南最大旗舰店开业后,昨日(5月7日),全球第二大服装零售商hennes&mauritz(以下简称h&m)也宣布,其位于京沪两地的两家旗舰店将在本月相关公司股票走势。而另一面,本土的众多品牌却处在门店调整甚至关店过程中。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这些保持高速扩张的外资品牌来说,众多本土品牌烦恼的成本上涨问题,对其造成的压力并不大。除了一线城市继续扩张外,外资品牌更将目标下沉。内外资品牌间的“份额抢夺战”愈发激烈。
内外资“冰火两重天”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h&m将于今年5月在京沪两地开启旗舰店,继续加强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扩张。
对于门店的布局,h&m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地区总经理magnusolsson表示,中国已成为h&m发展最快的市场。“继h&m全球第3000家门店于2013年在成都成功开业后,我们很高兴地迎来了即将在北京开设的h&m中国内地第200家门店。”
记者从h&m方面了解到,今年1月至4月底,其共开设了11间新门店,其中北京4间,广州1间,其余6间则位于二、三线城市。
另一外资零售商迅销旗下品牌优衣库继去年其在上海的全球最大旗舰店开业后,3月底,优衣库华南最大、最新旗舰店—广州维多利广场店也已开业。与此同时,迅销在中国市场将更多地向二、三线城市开店。
而众多内资快时尚品牌似乎已经偃旗息鼓。近日,美邦位于王府井步行街的北京最大旗舰店黯然落幕。此前,据美邦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全国拥有直营和加盟店将近5000家,比2012年减少了200多家。另一品牌七匹狼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直营店及加盟店分别较上年减少了约65家和440家。
外资品牌渠道下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指出,优衣库和h&m等外资快时尚品牌在一线城市扩张有两个原因:其一,快时尚品牌的定位决定了其市场主要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白领群体是其最大的消费群体;其二,虽然一线城市面临租金、成本等问题,但如果经营业绩良好,租金和成本足以覆盖。
对于国内服装品牌的尴尬现状,业界认为,高库存的困扰、品牌形象固化都影响了国内服装品牌的发展。
分析人士称,国内很多品牌前期创新投入不够,没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此外,为寻求扩张,国内的服装品牌多走加盟模式,偏向粗放型成长;而快时尚品牌均为直营,在整个渠道上有很强的掌控力。
“反观国产品牌,近几年关店调整主要是由于库存大,国产服装品牌在品牌吸引力、款式等方面不及外资品牌,并且习惯大量生产,因此很容易在市场不佳的情况下出现高库存的情况。”杜岩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当前,包括快时尚在内的众多外资品牌均在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张。在业界看来,下沉渠道的策略是正确的,但这些品牌在一些二、三线地区的被接受程度或还不高。此外,尽管内资品牌在二、三线市场已有所布局,但若品牌实力不足,那么,未来随着外资品牌的进入,依旧会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