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星期六。早晨的阳光洒落到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拔地而起的厂房顶上,从纵横的钢架间投射到地面,形成了光影的方格,明媚而陆离,恍如不久后纷呈色彩的纺织车间。
站在园区中央大道向东望去,能够看到园区一期项目6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大部分已经封顶,这也标志着一期项目投入运营近在眼前。而更值得期待的是,6年之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原料生产基地之一。
当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来到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贺兰园区调研建设工作,召开现场推进会,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作再安排部署,对建设再推进。据悉,这是进入3月以来徐广国第三次来到该园区调研工作。他强调,要加快纺织园建设,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市长马力,市委副书记、贺兰县委书记杜银杰,市领导马凯、周云峰、代荣民、杨有贤参加了推进会。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2010年,自治区根据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工业产业现状,做出了建设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区的重大决定。
2013年1月,产业示范园贺兰园区开工建设;1月11日,它是一片荒滩和一条长约1公里、宽20米的水道;2月21日,它是占地1700亩的水系和刚完成沙石料铺垫的中央大道;4月1日,园内的中央大道完工50%,随处可见新栽的花卉树木;5月10日,绿化、水系、过路管网、给排水工程全部完工……在记者多次采访的记录中,建设中的纺织园一次一个样:当年7月25日,山东如意集团一期100亿元的纺织项目正式开建;9月,一期项目6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同时拔地而起;2014年3月7日,如意纺纱项目迎来了首批设备。
“经过一年多的全力奋战,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齐头并进,呈现出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贺兰县负责人对园区建设发展满怀信心,已开工建设了如意大道、通山路、吉祥南路和创业路,共计13公里。
“项目建设进展到什么阶段?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徐广国一行来到园区,进入厂房,察看基础实施、项目建设进度,全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山东如意集团4个项目的10个厂房及附属用房和仓库已于2月20日复工,目前有3个车间已部分封顶,其它车间主体框架已完成。”该负责人对情况如数家珍,从德国、瑞士等国购买了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高档如意纺、气流纺生产线,首批设备已运抵厂区,本月6万锭纺纱设备可陆续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后,徐广国要求,要紧盯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二号工程力推“重轻”调整
宁夏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生态纺织产业作为低碳经济形式潜力巨大,在宁夏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该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按照规划,到2020年,纺织园将建成以彩色聚酯纤维新材料生产为主体,色纺色织、服装、家纺等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生态纺织工业基地。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实现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届时宁夏的轻重工业比将由目前的15:85调整为30:70。从这一角度来说,纺织园的建设,对宁夏的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这其中令人欣喜的是,如意集团等全国闻名的纺织企业的“落子”,将把纺织园建成国际最高水平、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高端纺织生产基地。“如意集团的技术能够把1克重的羊毛拉成500米长,普通衣服的材料一般是200米,单位重量拉长了,羊毛就细,细就意味着织出来的面料会非常轻,非常柔软。这些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纺织园区负责人介绍。
随着这些国内国际实力雄厚、技术领先企业的加盟,作为比肩宁东基地重工业的自治区“二号工程”——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已然在黄河两岸扛起了宁夏轻工业跨越发展的大旗。
徐广国指出,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始终不渝地加快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建设,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要重新审视,深化规划定位,实行负面清单,坚持“产城一体、生态优先、技术领衔、和谐发展”,举全市之力、全县之力共同抓好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建立联动机制,排出时间表,倒排工期,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抓好关键节点,急而不躁、忙而不乱,科学、规范地推进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在8月底投产。进一步做好融资工作,强化专业、定项招商,吸引行业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发展。突出低碳、生态、环保、科技、现代,建设名副其实的新型生态纺织园,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他还对技术工人培训等具体工作提出要求。
马力要求,要紧盯项目,质量与速度并重;做好周边环境建设,突出生态;加大宣传推介,选商择商;强化市场化,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全力推进示范园建设,为推动银川开放内涵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推进纺织园建设发展提出了良好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