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下,传统外贸行业仍面临‘前遇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
“现在出口外贸的单子不像当年这么‘壮’了。原来的特点是单子大、频率低、速度慢,比如说我一订订半年的单子,一订一个大批量。现在经济形势也不太好,希望订的单子就小一点,可能每个单子就1000美元、500美元,然后订了后最好二、三星期就交货。外贸呈现小单多频这样一个特点,传统大外贸就面临一些挑战和危机。”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敦煌网副总裁张永捷告诉记者,在外贸环境严峻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情况与前几年相比缩水不少。
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从价值链分工角度看,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价值增值曲线的底部,主要依赖低廉劳动力供给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外贸订单正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会长蔡欢天感慨,现在服装外贸业并不景气,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要活下来的企业无非几种可能:一个是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减低用工成本;第二个是政府也鼓励我们到境外建立营销平台,直接到外国销售,提高利润空间;第三个如果劳动力成本再继续上升,我们也可以到境外加工。”
除了提高自身的产业价值,搭建平台互帮互助也是不少小微外贸企业抵御风险的良策。在以内衣出口见长的广东汕头,尽管生产商们有着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却由于没有现代的营销渠道和自主品牌,只能生产贴牌产品,挣微薄的利润。针对这个情况,一座叫美莱顺的国际内衣城应运而生,两百多家生产商联合起来行成了更有效的品牌效应。他们意识到“平台”让他们改变了传统作坊型的经营模式。该内衣城总经理陈顺财表示:“通过这个平台的话,可以让一些采购商直接找到这边的厂商,我们也给人家提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产品我们都可以帮他去寻找他们需要的产品。其实这边的加工能力已经很高,达到国际水平,只要有一个样板出来,我们就可以生产,当然我们最终还不能够仿造,还是要有原创的东西,才有附加值,才能够引领潮流。”
中国外贸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很多人认为还是要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价值链分工。而中丝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汤亚中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企业既要转变过去“以价取胜”、“薄利多销”的营销战略;也要有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在市场结构上,要改变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尤其要加强拉美、非洲、中东等市场的开拓,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有效化解反倾销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依靠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出口与经济效益“双增长”的企业。不过,除了自我升级之外,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宣传意识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活力。在外贸进出口企业工作多年的黄艳丽深谙外贸出口之道。她告诉记者,外贸企业绝不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而应更积极的参与国际宣传。“多参加一些国际上举办的行业展会。比如医疗行业最大的展会就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官方举办的世界医疗器械展会;比如计算机相关的电子行业就有德国汉诺威展会,也是世界最知名的电子行业展会之一。其实通过展会展示,市场也会甄别你的新产品,很多行业人士和专家会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需要,不仅仅是在商业领域、甚至是对人类发展都有帮助。想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企业,都会选择去参加这样的行业盛会。”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的出口正逐步向高附加值行业转移,而部分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增速迅猛。目前,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正在摆脱“大外贸”的思维,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以求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