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缪定蜀
做企业如同做人,中国企业的发展进程同国外百年市场经济发展相比,我们就像是小学生。小学生是打基础阶段,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指企业对外整体形象是否有社会责任感,是否诚信。“智”指有自主核心技术及掌握核心技术人才团队,有精良的装备或状态好的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制度,生产有品牌的产品。“体”就是能经受国际市场大风大浪,并有驾驭市场的能力。
实际情况如何呢?看到不久前一个报道,专家们调查了国内200多家企业,老板在外表现尚可,企业内部管理却十分混乱,市场好有钱赚时还好,遇到形势不好就问题百出。据笔者了解,纺织企业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情况。官方统计我国现有纺织厂大约7000家,达到像华茂、无锡一棉、鲁泰等公认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仅占5%~10%,即不会超过70家。一些企业尽管被评上全国十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等,却不过是外表光鲜,真正内部管理并不强。
笔者总结了一下,现在纺织企业有“六病”。
一是窝里斗成了管理上的毒瘤。有的企业外部形象很好,但内部往往分成几派,特别是规模越大越复杂,帮派之风仍然盛行。管理者的争斗带来了管理中的随意性。
二是企业没有信仰,没有价值观,缺少经营管理的灵魂。市场好时,为了降低成本,擅自改动规定的配棉和落棉,普梳充半精梳,半精梳充精梳,腈纶充羊毛,羊毛充羊绒……丢失了企业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缺少信仰的社会现象折射至企业各个层面,在部分家族型企业,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又掺入唯利是图,将销售市场的路越走越窄。
三是企业管理工作中充斥浮躁之风。管理人员缺乏工作耐心,把发脾气、处罚作为管理唯一手段。一些技术人员学技术也是蜻蜓点水,很少钻研某一生产难题,只会提问题、提意见,不去了解如何解决问题。保全工动手能力差,学到一点皮毛就自我感觉良好。目前,保全工的流失已经十分严重。
四是腐败之风在部分企业中存在。推销设备、器材送回扣成了行业的潜规则。企业内部负责营销的业务群体或物资﹑原料采购人员通过内外勾结,损害企业利益已成为较普遍现象。此外,掌握生产经营权、分厂承包权的部分管理者,授受贿赂,购入所谓价廉物美的伪劣产品。
五是排挤外来人才现象十分严重。不少企业在经营规模扩张阶段或遇到技术瓶颈时会引进一些技术及管理人才。但企业老板从潜意识认为只是权宜之计,短期行为,没有把人才引进作为长期战略与企业命运联系起来。这些引进的人才由于没有知人、用人、留人的土壤文化,也没有与企业内部技术人才形成良好沟通。这样,企业就会无形中形成内部排挤外来人员的强大势力,不仅人才留不住,甚至人才也招不来,可谓失莫大焉。
六是部分企业家素质较低。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企业老板本身素养等分不开。现有不少老板早年创业有成,但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管理中一味显示自己的权威。笔者认识的老板中,“瞎子”有不少,“聋子”也不少,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被无形中架空了。人心留不住,人才何以真正发挥作用?几年前,笔者去过一家针织印染厂,老板表面上态度和善,但对工人十分严苛,工人没有休息日,工资每月只发生活费,其余年底一并发放,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基本没有业余生活。生产车间没有空调,洗毛的污水不经处理就排到厂外。如果纺织企业的老板都像这样,谈何实现纺织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