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杰
在中国经济中,国有经济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国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综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欧美国家目前面临的困境,可以看出国有经济作为社会公平均衡的物质保障,实质上是为社会弱势阶层保留的最后“一块蛋糕”,对国家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经济体,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对未来的发展保持清醒的认识,既不走全部国有化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全面私有化改旗易帜的邪路,毫不动摇地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同时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元经济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势。
一个国家经济全部国有化肯定没有效率,经济命脉完全被跨国公司掌控肯定十分悲哀,经济全部私有化肯定十分无奈。提出实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元经济共同发展的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多元结构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国家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采用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和恒天集团自身发展实践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其一,从世界范围内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采取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并不一定成功。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采取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成功的主要是西欧、北美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在二战后实施赶超战略成功的国家,加在一起也就是二三十个国家,其中美、日、德、英、法、意和加拿大7国最为发达,这些国家gdp占全球的将近一半,人数只占15%。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这些国家率先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而同样是以私有经济为主体发展的南美、南亚和非洲等国家,经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放弃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道路的东欧各国,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迅速步入到富有国家的方阵里来,这至少说明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绝不是万能良药。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分析研究自身的国情,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完全、纯粹的私有经济,一部分国家也有国有企业,而且法国、英国还一度很流行国有企业。在欧洲,多国政府拥有控制权的空客公司到现在也还被认为是打破美国垄断的“最成功国企”,日本、韩国在二战后实施赶超战略时,国有企业在经济崛起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官民合作”的形式被沿用至今,成为维系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现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很多,但根源在于单一的私有制无法解决政府权力与私有资本之间的制衡,看似拥有成熟的民主制度,实际上是政府权力与大规模的私人资本在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过程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占有不平等导致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状况下,政府的收入支撑不了为满足社会保障而需要的支出时,矛盾突显,为此英美等国家政府先后以各种形式向大型金融企业和制造企业注资,“国有企业”数量明显增长。现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许多人士都认为,“混合经济”应当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常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只要做大做强,都是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贡献者,都是全球竞争的参与者。
其二,从中国30余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主要是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股力量支撑的。据统计,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为16.7%、31.2%和20.1%。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这三种经济成分基本上各占1/3,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三元结构,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共同缔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应当说,对国有、民营和外资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分别作出的独特贡献,人们一般并不持有异议。之所以近年来人们对“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争议很大,关键是对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就是采用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有不同看法。在有些人眼里,国有企业应当完全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让位于民营企业发展,这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成分中,并不是非国有即民营的“楚汉相争”,而是国有、民营和外资的“三国演义”。国有企业一旦退出,民营企业就必然代替吗?恐怕未必。这需要搞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公有制主体地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在所有制结构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上,必须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必须保持国有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绝不是又要搞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重走“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老路,而是要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也不是完全单一的国有产权,而是要因企制宜,特别是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更要在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探索和实现股权多元化,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来,企业经营管理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与企业的产权归属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国有企业未必搞不好,民营企业未必都搞得很好。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实际上采取的是“央企市营”的管理方式,就是企业产权归国家所有,经营管理市场化运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的国企、央企,已经不是原有的概念,是“新国企”、“新央企”。
二是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性质。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实体的代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必须在一些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占主体地位,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这不仅因为企业的天职是做强做大,国有企业谋求做强做大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而且因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发展壮大后可以为社会大众积累宝贵的财富,是国家可掌握和调控的资源,是留给穷人的最后一块资产。现在欧美国家缺少国有经济,遇到经济危机政府十分麻烦,经济是私有的,政府没有调控的手段和资源,只能拼命向富人征税、对穷人减少福利开支,社会陷入动荡。
实际上,市场竞争中除了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还有国家和地方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操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国区域竞争格局的建立、分税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特别是地方政府全力推动经济项目建设,主导资源配置,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经济竞争格局,使决策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在这种经济格局中,国有、民营和外资基本上都处于平等竞争的位置,之所以有人觉得不平等,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扶植本国的企业航母参与国际竞争,而在中国,这种企业航母的角色较多地由国有企业,或者说是中央企业来担当。
其三,从恒天集团自身的发展实践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元经济共赢。
恒天集团是典型的行政捆绑式国有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恒天始终坚定发展的信念,按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要求,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完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近几年取得了快速进步和发展,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我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和网上互动交流。有人问我,恒天这几年干了什么?我说恒天这几年主要干了一件事,就是坚守传统的纺织机械行业,在完全竞争的传统行业保持着竞争优势,从国内第一成为全球第一,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对国有企业旗帜到底能够打多久的疑问。
在核心业务纺机领域,恒天并购了全球最领先的纺织印染企业立信工业和无纺布制造企业奥特发公司,又通过立信完成了对世界上百年老纺机企业门富士的收购,弥补了印染机械、无纺布机械短板,形成了棉纺、化纤、印染、无纺布完整的产品链。让我们自豪的是,恒天的旗帜已经高高飘扬在欧洲的大地上,已经成为全球纺机行业第一,实现了几代中国纺机人的梦想。
同样,在恒天集团拓展的纺织贸易、商用车、工程机械、新型纤维材料、金融、文化创意等业务中,都实现了较好的布局和快速的发展,靠并购重组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的企业快速发展,发挥了中央企业带动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作用。恒天国际化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中国发展息息相关,现在欧洲一些企业也愿意和恒天一起成长,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二是因为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遵从了市场经济的法则,遵从了国际游戏的规则,所以推进国有、民营、外资三元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符合中国发展国情的,应当是中国经济发展坚定不移的目标。
世界不是唯一的,是多级的、多元的,中国国有经济发展也必须跳出“非活即死、一将到底”的“象棋思维”,而是要遵从和确立“借力发展、共同发展”的“跳棋规则”,步入发展的新天地,这也是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的新思维,作出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