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黄金的成色有些暗淡。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昨日发布的调查统计显示,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幅跌破10%,其中近四成企业同比负增长。
统计显示,“双节”期间零售市场销售同比增长8.49%。在被调查的100家大型零售企业中,66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增速低于整体8.49%的增长水平,其中39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不及上年同期,同比呈现负增长。这在近些年的黄金周假期中尚属首次。
昨日,京城多家零售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虽然销售额较上月有明显提升,但与去年“十一”期间相比要冷淡许多,其中部分定位中高端的百货店甚至出现负增长。记者采访中获悉,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新兴业态和位于旅游商圈的商场仍在“双节”期间颇为红火,但位于非旅游商圈的传统百货店却普遍陷入销售遇冷的境地。有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商场今年“双节”期间促销力度有所增加,但仍很难带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不仅北京如此,全国其他省市主要百货店也呈现出类似局面。一直雄踞国内单体百货年销售冠军的杭州大厦负责人直言,今年的假期是近年来“最淡的黄金周”,虽然得益于旅游客流的增加,当地餐饮、超市销售较为火爆,但到百货店购物的消费者却不多。“商场假日冷淡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假期长于往年,且高速免费政策让更多人选择出游,让百货店的购物人流受到负面影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分析认为,整体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依旧较强,是造成大型零售企业黄金周销售不佳的主要原因。此外从销售统计上看,中秋节当天销售同比增长52.54%,高于往年水平,但国庆七天销售增长低迷,零售额相比上年同期七天零售额仅增长3.06%。这似乎也印证了“高速免费政策冲淡购物客流”一说。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消费市场相对于投资而言,对宏观经济走势转变的反应时间更长,即使市场大环境出现触底反弹,也往往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才能传导至消费末端。“宏观经济转暖后会首先影响投资,有了投资愿望后企业建厂,对就业产生影响,进而才会传导至消费者收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她表示,零售市场尚未出现销售增幅大幅度回升迹象,即使乐观估计也要明年才能等到明显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