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市。
无棉之地筑纺城——长乐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近年来,纺织产业独大、附加值偏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生态压力重等问题,逐渐显现。
过于依赖纺织产业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2010年以来,长乐市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产业多元发展、创新发展,走上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转型跨越之路。
引进培育新兴产业
长乐航空港工业区,海西创意谷。
夜乘飞机,从空中俯瞰网龙公司研发大楼,灯光闪烁,形如宇宙飞船。
在长乐的航空新城规划中,海西创意谷仅是一隅。
2010年,长乐斥资亿元,聘请知名规划院编制《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以规划为龙头引导转方式调结构。根据规划,长乐要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建设航空新城,加大力度引进、培育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物流产业方面,依托口岸联检单位,加快机场保税区建设和综合保税区申报,打造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目前,占地423亩、总投资15亿元的翔孚物流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32亿元的鹤上钢铁五金建材市场、总投资10亿元的捷康海峡医用设备市场等商贸项目建设也在加快。
创意产业方面,占地1.8万亩的海西创意谷,已完成投资9亿多元的网龙一、二期项目建设。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航悦国际动漫园、华讯亚太孵化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先后引进,爱心路文化创意一条街正在规划建设。
总部经济方面,冶金大厦以总部经济模式运作,已引进70多家企业总部,注册资金7亿多元。同时,与富贵鸟集团签订协议,兴建总部大楼。另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办理手续,将企业总部迁入鹤上钢铁五金建材市场。
会展酒店业方面,已建成1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加快筹建6个星级酒店,3年内可拥有10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凌云健笔,勾勒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航空新城,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滨海生态城市画卷正徐徐铺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临空凭风、沿江向海,拥有空港、海港、江港优势的长乐,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引擎。
抓住省、福州市实施“碧海银滩”工程和“海上福州”的战略机遇,长乐市编制完成了“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升级传统海洋农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突出抓好海产品深加工、远洋捕捞、滨海休闲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开发,促进海洋产业向园区集聚。目前,占地100公顷、总投资30亿元的恒兴南方水产品加工交易中心项目正在筹建。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升级题中应有之义,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头戏。”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说。
近年来,长乐通过技改扩产、完善链条、品牌创新、上市融资,多管齐下,纺织、钢铁、装备制造、粮油食品等传统产业也生机焕发。全市技改资金,2010年同比增长69.3%,2011年同比再增长126.5%。
纺织产业方面,引导纺织企业向上游pta和下游面料、服装和横向的纺织机械制造拓展延伸, 今年上半年纺织业产值达412亿元;
钢铁产业方面,与宝钢集团达成协议,在航空港工业集中区规划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钢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一端挺进;
品牌创新方面,去年引导6家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全国商标百强县;
……
去年,全市亿元以上企业从2009年的97家增加到145家,50亿元以上企业从无到有,培育出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675亿元增加到1140亿元。今年,将培育一家百亿企业,打造千亿纺织产业集群。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滨江滨海大道,“串珠成链”,近年来,长乐旅游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迎来春天的旅游业,是长乐跨越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最直观体现。”长乐市旅游局负责人说。
2010年以来,长乐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转方式调结构。
突出生态引资导向,变“引资”为“选资”。加强“三维”项目对接,严把项目引进关,杜绝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引进。2010年以来签约的219个项目,总投资达2115.3亿元,均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农业打造 “有机”“绿色”“无公害”相结合的地域品牌,工业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洁净生产、低碳模式,服务业优先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以绿色为特征的业态。
环境综合治理大规模展开。最近两年来,先后实施了矿山整治、取缔河砂开采、定点屠宰废水处理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截至目前共拆除各类畜禽养殖场180多家,关停所有机砖厂和石子场。投入2.5亿元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森林通道、沿海防护林造林改造等重点生态项目。2011年,完成造林面积3733.33公顷,为历年之最,被评为“省森林城市”。
今天,工业总产值已跃升为福州之首的长乐,在全省十强县(市)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8位升到第6位,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市)行列,在跨越转型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