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环保  化纤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纺织业竞争残酷,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互不相让

   日期:2018-12-10     评论:0    

不久前行业某龙头企业新上两条生产线,挖走了另一龙头企业近20名员工,搞得后者元气大伤。这还只是短暂的痛楚,出来混总要还的,据说这家被欺负的企业后来做了一件令同行更恼火的事。为了显示其不缺资金的豪气,合同尾款日期被无限期拖延,结果连自己也算上,企业应收账款普遍高企已是公开的秘密。

不幸的是,解决问题的成本比问题本身还要大。有的企业想在劳动合同中加入“防同业竞争条款”,代价是技术工人索要与之相当的补偿;有的企业想联手抵制下游企业的无原则拖欠货款,结果因为害怕拿不到下一季订单而自动弃权。

面对如此竞争,由87个理事单位新晋组建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的意义不言自明,除了担负技术交流、人才培育、数据采集、标准制订等任务,最关键的一项职能就是行业自律。

缺乏秩序只能相互拖累

明明有些企业从进入市场的时间和规模上论都是老大,却在这些年被大型项目招标拒之门外,主要原因是作假把名声做坏了,顺便也连累了同行。

目前过滤用纺织品行业的品牌积累远没到规范市场秩序的程度。这当然不是说企业塑造品牌不重要,而是下游企业的采购重心决定了它对这个行业的关注成本不会太高。对于电厂来讲,可能50亿元的采购成本里面只有1000万元是采购滤袋的预算,制造企业更多地只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推销,依靠大量的业绩积累和案例示范形成口碑。

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制约,上下游信息又不对称,下游应用企业对滤袋制造商的评价都是“整体打包”的。在其他行业,企业作假顶多毁了自家声誉;而在过滤用纺织品行业,一家企业作假相当于给整个行业贴了标签。

上海灵氟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刚说,外面的人攥着钱使劲想往里投,殊不知里面已经没什么市场秩序可言了。希望新成立的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首先管理好行业“门槛”,确保进来的企业具备良好资质,对行业有一定的包装作用,必要的情况下设置一些硬性标准,把那些不够资质的企业挡在门外,绝不能为了规模而扩大规模。

还有一种市场秩序混乱是交易层面的。不少企业反映,技术上没有绝对的高精尖,假以时日都能攻克,但诚信问题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却很难买单。

记者听说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家小企业年销售收入几百万元,应收账款同样是几百万元,眼下借着高利贷循环发展。过滤用纺织品的终端往往都在国有大企业,强势之下无原则地拖欠货款几乎是普遍现象,如果再有个别制造企业借着不缺资金而放任应用企业不执行合约,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就更加束手无策。

“电袋之争”愈演愈烈

对于行业门槛低带来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南京际华3521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前军认为,这无疑给争执不下的“电式除尘与袋式除尘孰优孰劣”增添了口实。

为什么说是门槛低的问题呢?记者在请教了一些专业人士后得到如下解释:475~525 (单位待查)都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巨大的跨度之下企业自然有宽泛的选择权利,于是使用生产设备的差异必然造成产品均匀性的差异,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打个比方,1000平方米的产品预先设计使1000立方米的烟气经过,也就是说1平方米产品可承受1立方米烟气,如果滤袋表面不均匀,厚的地方烟气透不过去,理论承压能力再大也没有实际意义;薄的地方本来不堪其负却硬要担当重荷,使用寿命自然减损,只要有一个地方裂缝或破洞,整个产品就得报废。

袋式除尘最大的优势是过滤精度高,虽然在运营成本和一次性投入上比电式除尘稍高,但是一般高质量的袋式除尘产品使用寿命至少4年,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护,平摊下来成本和电式除尘相差无几。但现在的问题是,个别企业偷工减料把产品寿命缩短到2年,应用企业不说是哪一家产品不行,只说袋式除尘这个技术不过硬,把整个市场口碑给做坏了。

作为新当选的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会长,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祥波对此深有同感:“电厂、水泥厂仍然倾向于使用电式除尘,目前一些大型机组已经改造使用移动电极技术,这更是对袋式除尘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善袋式除尘的质量可靠性和成本优势,电厂的接受进程有可能放缓。”据了解,一些电厂仅仅是因为排放标准的要求才强制使用袋式除尘,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用。

“2.5”提出两大挑战

中国pm2.5浓度的地域分布特征

记者在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成立现场听到一个有趣的说法:这年头如果你不晓得“pm2.5”和“2.5产业”,距离“二百五”就不远了!两个概念的不期而遇不仅是“2.5”这个数字的巧合,更在于它们同时为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姚穆院士在论坛上指出,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需要继续进行。

通过对北京15个空气过滤检测点每小时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发现,固体颗粒只有11%~15%,剩下的都是液体颗粒,其中由氮化合物、硫化合物的分子凝结水分子形成的液体占到90%。氮化合物、硫化合物的分子直径约1.1纳米,光靠高温滤袋是过滤不掉的,必须同时结合去氮、去硫技术才能够解决。此外,医疗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二噁英,所以在过滤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何分解二噁英的问题。

“2.5产业”指的是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的服务收入占到全部总收入的35%,服务创造的利润占到78%。

优质企业基本都在自觉完成这一职能延伸。陈明刚告诉记者:“原来企业的服务内容包括运输、包装、交货期等,现在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它们在服务其下游时所需的技术参数都来直接咨询我们。”

更有三维丝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做强主业的同时超前规划综合性环保服务输出。罗祥波说:“我们的客户对粉尘控制、大气污染控制不够专业,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环保公司提供从安装检测到运营管理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纵向整合?上市融资?

行业发展需要资金,可是1000万元买断100万元资产的风险投资找上门来你敢要吗?据了解,借助环保概念冲击a股或创业板仍是许多过滤用纺织品企业的中远期战略,但是在自身规模和市场规范的制约下,多数企业都把目光现实地聚焦在产业资本增值。

之前就听说东方滤袋公司把橄榄枝伸向江苏悦达,此次参加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的众多企业更是大张旗鼓地攘出“产业链联盟”理论,甚至考据日本企业早期就是通过纵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式来做大的。目前过滤用纺织品行业已进入超竞争时代,战略合作强调的是利益共享,企业通常希望捆绑下游大客户,通过一定比例的控股,合理分享企业利润。这样的合作多半采取非公开形式,避免合作双方遭遇同业排挤。

一家已经实施产业链联盟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捆绑下游大客户能够保证他们一年发展规模在3000万~5000万元,有针对性地技术研发相当于用战略合作的方式把工业服务做到下游。合作协议根据市场规则制定,双方事先通报成本确定价格,唯一的约束是相互优先供应和采购。可以预见,稳定的销售市场有效地控制了销售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也带来合作过程中的市场信息、人力资源团队、技术试验场地的共享。

产业资本增值的安全性在于,它更像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是现阶段经济形势下企业脆弱的神经更容易承受的成长模式。但是也要看到,这是过程而非结果,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足以抵御风险,借助金融资本放大事业版图,那是迟早的事儿。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