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童装产业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以生产绣花枕套为主。后因手工业的发达、水上交通的便利,家庭作坊式逐渐形成集镇,最终形成了以童装产业为核心,原料供应、面料织造、产品研发设计等为辅的产业格局。
按照当地统计,织里镇现有童装企业12000多家,其中童装制造企业7647家,配套企业4553家,规模企业47家,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80亿元。
湖州市织里镇是“中国童装之都”,每年生产约4.5亿件童装,当地说法是“全国每四个儿童身上穿的童装有一件是织里造”。
受益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密集而完整的供应链,织里小镇聚集了近20万外来人口为童装企业打工。
织里过去30年的童装产业生态,造就了一大批童装企业和个体老板,但近年高企的成本挤压了低端制造的利润。
织里童装产业规模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多在2000万元左右,2011年销售过亿的也只有两家。
和大多数低端制造相似,一件童装产品制造环节利润只有15%左右,80%以上的利润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
当地童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低级加工制造的现实矛盾,在经历了初期粗放式的快速增长后,织里童装业的草根活力释放已到尽头,如何来延续经济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一直在谋求对织里童装产业提升,希望能够通过扶植大企业来带动产业升级,比如,建设织里中国童装城、打造童装及面辅料展示配送中心、提供配套服务的商务科技中心等,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当转型升级遭遇经济下行,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只有8.1%,4月份大部分经济数据也比预期要差,具体到个体企业,订单减少、用工成本上升、负债率上升等都会给企业主带来悲观情绪。
在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爬过程中,不仅需要转型探索,也无法完全抛弃个体努力,以此缓解产业升级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