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蹲点企业
浙江双灯家纺有限公司是由创建于1956年的原国营兰溪毛巾总厂,于2000年4月改制组建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是中国家用纺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毛巾生产出口创汇重点企业,集织、漂、染、印、后整理为一体的全能型毛巾生产企业。公司经历了50年的发展和10年创牌历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2003年以来实现产品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省行业第一名,列全国毛巾行业前茅。
◆蹲点时间:5月10~15日
◆蹲点人数:3人
◆访问人数:492人 (总共518人)
◆访问率:94.98%(26人出差或因事请假)
纺织行业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
生产线上的青春面孔。 摄影:胡肖飞
80后、90后仅占1/5“接班人”难寻
作为国企改制过来的民企,浙江双灯家纺有限公司员工相对稳定性较强。调查表中“您来这家公司上班几年了”结果显示,5年及5年以上的员工占所有调查员工数的57.7%,不少都是工作了一二十年以上的老员工,年份最长的已经超过50年,而1年以下员工仅占16.1%。
表格一:“您来这家公司上班几年了”
这呈现出一个问题,因为老员工占大多数,整个双灯家纺80后、90后员工加起来就百余人,仅占所有员工数的1/5。这当中又以外地员工居多,主要集中在成品车间的车边岗位,而本地年轻员工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不少年轻人认为纺织行业普遍工作强度较大,望而却步,以致用人单位诚心招纳年轻才俊,响应者却寥寥。“我们班48个同学,只有一半就业时选择了纺织行业,另一半宁愿放弃四年专业所学另谋他路。他们觉得纺织行业太辛苦,工资又低,还是找份坐办公室的行政工作比较舒服。”即将从宁波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毕业的90后员工唐巧告诉记者。
这在公司工会主席丁雅娟看来,很是无奈。“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的正是洪丽琴那一代人对企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找工作先看工资高不高,干活累不累,环境好不好。即便进到公司了,理念上也是公司能为我提供什么,而不是我能为公司做什么,培训两三个月后,觉得不满意或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机会,立马跳槽,殊不知会给用人单位造成多大的损失。”
“明星”员工一线岗位一干24年
丁雅娟口中所说的洪丽琴,是双灯家纺的“明星”员工,在一线的挡车工岗位上已经干了24年。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女工,17岁便进入当时的国有兰溪毛巾总厂当了一名挡车工,始终几十年如一日地扑在工作上,从不对工作挑肥拣瘦。甚至每当分厂接到难度大的生产工作任务时,她都主动跟值班长要求第一个揽下来,以致到现在,她的技术虽是整个分厂最好的,赚的钱却不是最多的。有人骂她傻,有人说她爱出风头,但她总是一笑而过:“公司培养了我,我就该多作贡献,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在同事们眼里,她还是一个“老好人”,但凡有事情需要帮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洪丽琴”。很多时候,她上完自己的班,还得拖着疲惫之躯帮同事解决操作上遇到的疑难问题,甚至顶班。她从不抱怨,在人面前总是笑呵呵的。“说实话,有时候我自己真的是累得要命,想回家倒头就睡,但姐妹们要我帮忙就是信任我,我怎能拒绝呢?”
年满四十的洪丽琴先后获得兰溪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还是金华市人大代表;她带出的徒弟,也都已是公司的生产能手和骨干,但在公司里,她仍坚持做一名普通的挡车工,坚持做有求必应的“傻大姐”。看着这些年来分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位“老劳模”也很焦急:“其实我们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到厂里,论年龄比现在的大中专生小得多,论工作条件也比现在差得多,还不是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也收获了很多,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呢?”
丁雅娟告诉记者,像洪丽琴这样技术好,又甘于奉献的老员工,公司里还有不少。“那个年代的国企很讲究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人人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企业,人人甘愿为企业做奉献,所以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也培养了一批忠诚度高,又踏实肯干的员工。”但如今这一批人大多已经年过四旬,可“接班人”却无处可寻。
她表示,其实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行了极大的改善。例如织机的无梭化改造,大大减轻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集体宿舍增设了厨房,造好了篮球场,还安装了数字电视和空调,铺上了网线;员工上下班有厂车接送;生日送礼物,夏天送清凉等等。想想老一辈当年的艰苦创业,年轻人应该感到知足。
受益“换血”,80后成最年轻厂长
成品分厂厂长张顺仙就是双灯家纺为改变老龄化趋势,积极“换血”的受益者。这个1980年出生的女孩,1999年毕业后便来到“双灯”,最早也是从挡车工做起。“当时我刚从学校出来,跟很多现在的大中专学生一样,对自我的期望值比较高。觉得跟周围那些年纪大的同事比,文化水平算高了,不甘心做这么累的一线工作,早早就想辞职。包括我母亲也说我不想干就继续去念书,但是我父亲认为,年轻人就该多磨炼,怎么能吃一点苦就想放弃,坚持把我送回公司。”张顺仙说,她很感谢父亲当年的坚持,如果当初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嫌挡车的工作苦就匆忙转行,也就没了现在的机遇。
从那之后,她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步步从值班长、质量体系认证员、织造分厂生产副厂长,升到如今成品分厂(即成品车间)厂长的位子,是全公司唯一一位80后厂长。
记者了解到,为了培养公司自己的人才,“双灯”会不定时组织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分不同批次赴一些大型的纺织工厂或对口专业院校深造,而张顺仙正是在这项培养机制的助推下,在完成成人高考会计专业学习之后,又到宁波纺织技术学院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完了四个学期的课程,成为公司首屈一指的学习能手。“其实在老员工比较多的公司,年轻人只要有上进心,机遇很多,也更受公司的重视。”
有机会干事业,90后勇挑重担
而1990年出生的唐巧则成了公司近些年来最年轻的分厂调度员。2012年2月,织造分厂调度负责人调往其他分厂,公司安排尚在实习期的唐巧马上接手调度员工作,将这个90后女孩一下子推到了前台。据丁雅娟介绍,调度员要管控整个分厂的生产进度,责任重之又重,之前是由分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兼任。公司这么快提拔新人,就是想尽快培养年轻血液。
但突如其来的重压让唐巧一度很迷茫,甚至在回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期间,产生了不想再回来的念头。“其实我原先的职业理想是先在分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就坐到办公室里设计产品。而调度这个工作却要整天待在分厂里,跟我的理想有很大偏差。”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回到公司,重新挑起了重担。“其实我们年轻人都想尽早有一番作为,但因为经验尚浅,怕的就是没机会。如今既然公司对我寄予厚望,这么早便给我机会,吃点苦、受点累又算什么呢?总比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打打文件,混点工资要充实得多。”
如今在“双灯”,一批像张顺仙、唐巧这样的80后、90后正在逐渐挑起重担,作为“接班人”,企业的蓝图需要他们继续去编织。“我们近些年还在四川、西安、宁波等大专院校设立了定点招聘,争取招募更多专业对口的年轻人才进来。”作为老一辈的“双灯人”,丁雅娟期待着,“双灯”这个兰溪最早的中国名牌在更多新一代“双灯人”的努力下,再一次塑造辉煌。
现在的员工最看重什么其实在双灯家纺,无论是60后、70后的老一辈纺织工人,还是初来乍到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对于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期许。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员工内心对于企业的真实期待。根据调查表中“过去,您在这家企业得到的比较大的收获是什么”与“未来,您最希望在这家企业得到什么”这两个选项,员工最认可的是能“和企业共同发展”,最看重的前两位则是“比较满意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和“比较满意的工作环境”。
员工心声
◆“我从安徽刚到兰溪的其他厂工作时,老板凶得让我们大气都不敢出,本地员工也欺生。现在在‘双灯’,老板经常主动关心我们的生活,还乐意听我们的意见。无论本地员工和外地员工都像一家人,我愿意介绍更多年轻的老乡过来工作。”
———武静(35岁,车边工)
◆“20多年前我刚到厂里时,进行的是有梭织机的操作。那会儿因为近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只有靠自己在心里计算时间来判断换梭的时间,还要提防有时飞梭带来的伤害,非常辛苦。现在厂里的设备条件那么好,工资也高了,想到这些,这些年受的苦就不算什么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到生产一线来,我愿意将我20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王利娥(40岁,挡车工)
◆“虽然这里比不上学校里那么轻松,可我觉得能收获很多,每学到一样东西就可为以后的就业和提升,增加砝码。况且我作为应届生,不可能一上班就拿到很高的待遇,所以不用不甘心工资比周围人低,等我做出来的成果给公司带来效益了,待遇自然会上去。”
“我觉得老一辈在毛巾图案上的设计风格比较稳重,带有他们那个年代的烙印,而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同事设计出的图案则更新潮,更有年轻人的特征。”
———徐霞(22岁,设计部工作人员)
年轻需要拼搏青春需要勇气
当下随着时代的新旧更替,诸多旧事物或破除或遗忘,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有一些精神,我们不该抛弃,譬如吃苦耐劳、奉献。作为曾经老一代的国企,“双灯”留下了诸多“老臣子”,也留住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推动着企业在改制后继续稳步向前。
但如今面对企业年龄结构的断层,即便“劳模”们再甘于奉献,也难以阻挡岁月的脚步。而这,正需要大批的新生代接过老一辈的重担,撑起企业的新天地。可惜我们在走访中听到的,一边是年轻人怕苦怕累,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我们也理解,对于从小成长在蜜罐里的80后、90后来说,没有经历过老一辈的艰苦岁月,缺少吃苦耐劳的真切感受,喊苦喊累实属平常,但这意味着年轻的一辈更需要勇于投身一线去打磨自己,挑战自己,将来才能大有可为。
比起老一辈纺织人,新一代年轻人更有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新观念、新思维,拥有不落伍、走在时代前沿的产品才是企业的撒手锏,说到底,年轻人才是企业的未来,是核心竞争力。我们欣喜地发现,为了破除基层岗位老龄化现象,企业正在积极补充新鲜血液,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与空间,而一批80后、90后也不负众望,已经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企业的脊梁,比如那位80后厂长。这是好兆头,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示范。
年轻需要拼搏,青春需要勇气,我们所期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能继承老一辈的吃苦传统、奉献精神,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