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棉衬衣不到50元,一双凉皮鞋不足百元,反季节的羊绒衫138元……眼下正在南河体育中心举办的“品牌服装服饰暨丝绸博览会”上,不少商品卖出了“淘宝”跳楼价,有人感叹“比花园市场还便宜”。
沿海厂家直接发货
组委会负责人赵岫云告诉记者,本次展销会上的产品,不少来自江浙及东南沿海一带,货物很多都是从厂家直接发货,省去了不少中间环节费用。她还介绍,这些企业以前做外贸,受金融危机等影响,开始了艰难的出口转内销, 并逐步拓展到西部市场,绵阳也正成为一些商家闯西部的一块重要阵地。
19日下午3时,记者在南河体育中心内场的展销上看到,这里吸引了不少市民,由于并非周末,且是上班时间,来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体育中心内场搭建了一个大型的室内展场,里面聚集着近300商铺,没有美女dj助兴,没有名流压阵,参展门面也没有豪华装修,通常在展销活动中能够看到的噱头元素几乎不存在。仔细听来,商铺的吆喝声中,不时会有些不标准的普通话,一打听,这里有不少商家从江浙沿海赶来。也不乏布衣世家、一枝秀这样的服装品牌。在一家被褥展位前,参展商热情向众人展示企业的相关资格证书,“在这样的展销活动中,我们就担心被看成是来历不明的三无产品。”
出口型企业思考转型
赵岫云说,前来参展的民营企业中,虽然个头不一定很大,但很多都有自己的牌子,这在东南沿海比较普遍,属于埋头苦干型。一位做棉纺的老板拿着标价140元的女士手工绣花毛衣告诉记者,就在四年前,他们的同类产品还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地,批发价超过100元人民币,但受金融危机以及贸易环境等影响,服饰产品受到很大冲击。“近一年多来,虽然浙江老家的一些企业守住了外贸单,恢复了些元气,但不少老板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将眼光瞄向国内。”他说。
“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这些民企不可能向明星企业那样豪情万丈,他们往往更愿意抱团式前进,比如通过统一的展销机构,前往各地参展,既宣传品牌也销售货物。”赵岫云说,“这次在四川的二级城市参展中,我们先登录绵阳,商家们报名也比较踊跃。”
据一位组委会负责人说,有商家的面铺日销售量过万元的,也有些产品甚至一上午都不开张。尽管现场来的人不少,但这和商家们期望的还是有些差距,“在服装行业,尽管大家都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但在资金不厚背景不硬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影响,建立品牌效应,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一位浙江嘉兴的商家说,“除了价格外,如何吸引人?这可能也是当前中国很多外贸企业在转内销中遇到的共同问题。”